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提高司法公信力为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8 07:55:00    

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确保法治有效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和依赖的关键因素。以下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几个重要原因:

公正与效率:

司法公信力的核心在于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和效率。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是案件是否得到公正处理以及处理速度是否快捷。

依法治国战略:

实施依法治国战略要求建立高效、公正、权威的司法制度,以完成人民法院的历史使命。

司法程序:

严格司法程序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内在要求,包括强化程序意识、细化程序设计和抑制程序违法。

司法廉洁:

司法运作过程受到社会信赖,廉洁度高,司法腐败得到控制,有助于提升公信力。

司法公开:

司法公开程度高,包括司法过程和判决结果的公开,有助于社会和当事人了解司法活动,增强信任。

司法为民:

人民法院应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司法为民的宗旨,确保司法公正。

解决司法困境:

解决“严格司法”和“权利需有效得到救济”的困境,确保司法公正的目标得以实现。

重塑司法公信力: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重塑司法公信力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司法公信力,确保法治的有效实施,并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

相关文章

    河南渑池县法院:普法宣传“赶大集” 助力乡村振兴“零距离”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升群众法律意识与依法维权意识,进一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4月28日上午,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到仰韶镇韶华村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大集”法治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当天上午,干警志愿者们早早来到集市,悬挂起醒

    新华全媒+|以法治之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写在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之际

    新华社记者罗沙、高敬、魏弘毅2025年4月2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厅。5编、118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这份承载着护航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历史使命的重要法典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法典长卷启,青山入画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

    国家网信办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

    本报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金歆)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开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是首部国家部门层面发布的网络法治综合性年度报告,既是《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告的续篇,也是中国网络法治发展

    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破产审判新闻发布会

    4月25日上午,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2024年度破产审判新闻发布会,该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张永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继伟,审委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张献国出席发布会,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受邀参加发布会。发布会上,张永波通报了2024年全市两级法院破产审判基本工作情况

    官厅水库有了“水库法庭” 京津冀地区首设跨区域巡回审判点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王一涵 闫雪)4月22日正值第56个“世界地球日”,京冀两地共同举办的“官厅水库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联合巡回审判点”设立活动在官厅水库举行,这也是京津冀地区首个跨区域巡回审判点。官厅水库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其生态安全直接关系着区域可持续发展。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