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动画爱好者可能会有同感:日本人仿佛掉进异世界的大坑,被各种转生作品淹没——特别是欧洲中世纪的乡土风貌,搭配剑与魔法的奇幻世界。
主角穿越的方式永远是迷之大卡车袭来,或者救人被刀,转生后又莫名其妙得到各种开挂能力,以及异世界人人都在说的神奇通用语言,日语。
(如今这个数字已经翻了一番,变成了18万)
这种套路在日本被叫作「なろう系」,源自一个免费web小说网站「成为小说家吧(小説家になろう)」,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二次元版的起点。
每当有网络作品积累一定人气后,便会被出版商相中,进行实体化,甚至改编成动画。由于投稿主要面向新人作家,题材跟风现象也比较严重。
其中“异世界”最是重灾区。每季度新番总有那么几部二次元样板戏,大家嘴上嫌弃着“厕纸动画”,播放量却很诚实的从来没有低过。
回过头来再看少年少女们冒险的舞台:城外永远是悠悠白云,离离青草,史莱姆牵着哥布林在蓝天下奔跑。城内永远是人头攒动的冒险者酒吧,布满了悬赏令。
然而一旦OP响起,镜头拉到远景,展现出来的异世界町镇画面,又仿佛刻在DNA里一般熟悉亲切——哎?是错觉么,怎么感觉在其他动画里见过?
这不是错觉。团栾包围的城墙内部,基本都是大差不差的环形放射状布局,就连中间有一条弯弯曲流穿过,拐勺的角度都一模一样。
感觉就像用平底锅摊了个鸡蛋饼,上面洒满胡萝卜丁和葱花。在国内,这种异世界动画像在同一个摄影棚拍摄的奇妙景象,又被称为“二次元横店”……
早先这么叫的还是乌尤尼盐湖,不过近几年“圈圈城”在异世界作品出镜率实在太高了,以至于慢慢取代了天空之镜,成为了新的二次元地标。
尽管从现实层面考虑,我对这种圆形城寨的细节存在不少疑问。
比如为什么有的河流会从厚重的城墙中间穿过?在一个用魔法能建造守护结界的世界里,真的有需要建造外墙吗?
——鉴于BB姬并没有穿越过异世界,也没有土木系进修的经验,知识实在有限,无法具体解答。好在我们有万能的游戏帮忙。
正好最近《都市:天际线2》要发售了,10月25日上Steam平台。之前XBOX发布会公开预告的时候,BB姬同事写过游戏介绍,所以这一次蹭到了提前测试的资格(当小白鼠)。
对接的兄弟还跟我讲,“我们游戏很佛系、很养老的!上手没有什么负担!”于是想着——能不能用游戏来还原“二次元横店”?用游戏来做实验还原设定,我觉得有一定的可行性,说干就干!
可惜我不是资深天际线玩家,设计城市的水平实在不高,纯属萌新。好在《都市:天际线2》不需要金钱MOD就可以调无限资金(代价是开了没有成就)。
真是救了老命了。不然城市债台高筑,财政入不敷出,基础公共服务比如水电、教育、医疗到处短缺,居民们怨声载道,作为市长看着也挺难受的。
(慢慢扩张中的“城市血管”)
理论上《都市:天际线2》是一款城市模拟经营游戏,但对于那些创作欲望爆棚的玩家来说,它就像是一块空白画布,绘制专属于自己的乐园天堂。
最高23*23的地块,可建造的地图范围比前作大了5倍。第一次上手,我选择了一种蜂窝状的六边形道路设计,单纯是觉得好看。
不需要具体的一座一座建造楼房,只要规划出住宅区、商业区、工厂区、办公区等不同的地块,等待城市自行建设起相应类型的区域。
游戏里的建筑类型也进行了细分,比如住宅区有低密度、中密度、中密度联排、廉租公寓、甚至还有低层商铺高层住宅的混合型住宅。
当然,医疗卫生、教育系统、公园广场等这些服务型地标建筑还是需要手动建设。
在规划城市的时候,那些死去的高中知识又开始攻击我。像什么工业区不要摆在上风口,要远离居民区之类……下意识会考虑起合理性。
实际上手后,你会发现要建造一个拥有美观外型的城市框架并不算困难,道路设计好以后往里面塞东西就是了,真正考验技术的是后续的城市管理维护。
以前就听闻天际线1代的各种都市传说,说什么当市长要面临好多挑战。
玩家每天不是在研究堵车,好奇为什么不按规划的路线走,就是在搞基建设施,吐槽这帮“刁民”火葬场都在他家门口修了四五个还说没人收尸。
为了居民幸福度鞍前马后,直到有人终于明白天际线好市长的第一准则:见到有异议的市民,就把他家铲平,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好在《都市:天际线2》里就合理多了,特别是交通AI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包括在公交线路设计的时候,你会发现游戏采用了比较智能的寻路方式。举个例子,假如路上发生车祸,那么后续的车辆会根据情况调整路线。
路边临时停靠着不少车辆,司机下车到商店街买完东西就会开走。救护车消防车之类应急车辆通过,路上的车辆还会让行。
车辆AI体验下来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智障——前提是市长当个人,不搞一些美观但不实用的设计,就像我的蜂窝煤六边形道路该堵还是会堵得厉害。
嗨呀,后来我悟了,直接把所有的外部道路都改成了单向道,用丁字路口连接到城市内部,建设公交车线路……
光是优化交通又一天过去了。也不知道谁说的“这个游戏很佛系、很养老的!没有什么负担!”,结果玩上了以后,每天24h都嫌少。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呢?
(1代游戏的Steam评价)
回过头来再看二次元横店的话题。
有句话叫“艺术源于生活”,就像前段时间B站UP主@阿泥妹饭 发现《葬送的芙莉莲》使用了山东地图——王都的位置大概在临沂,最繁华的港口在青岛。
游戏过程中,为了造好心目中的城市,我也翻阅各种现实资料进行参考,找到很多圆形城寨的实践案例,比如古代巴格达。
网红一点的有Nördlingen(诺德林根)。这个坐落于德国南部的小镇,1500万年前的陨石撞击形成了巨大坑洞,后来自然形成了聚落。不过这种陨石坑的例子很难复制,毕竟要考虑自然条件。
反倒是中国网友的思维比较发散,如果BB姬的读者有住在北京、上海的话,对这种“摊大饼”的环形城市规划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沿着上海的内环画个圈,四舍五入也是一个二次元横店。
当然,异世界也不止有简单易懂的圈圈城,有时候追求差异化,比如《公主连结》里的棱堡就是一个非主流的五角星形状。
神奇的是,现实中确实有这种五角星形状的棱堡,叫“五棱郭”。
据说这是一种随着火炮技术飞速发展而诞生的特定时代产物,为了应对火炮而采用一定坡度的斜面来抵抗轰击。
在好奇心驱动下,我越是发掘资料,越是会感慨城市设计学问太深。想着高中时候要是有这么一款游戏,地理成绩应该能突飞猛进吧。
(后来我也捏了个五角星,游戏自由度确实高)
我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市:天际线2》都会是这类游戏的次时代标杆作品,没有比它自由度更高的城市模拟经营游戏了。
每次在空中的视角去俯视整片规划好的城市,就会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喜悦感、自豪感涌上心头……
《都市:天际线2》将于10月25日上线Steam平台,1代游戏在Steam就有18万评测93%的好评率,可谓好评如潮,2代相当于次时代的全面升级版。
如果你也感兴趣不妨到时候瞧一瞧。不说了,今晚继续开新档,通宵建设我的“二次元横店”去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