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强迫交易是什么罪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21:41:35    

强迫交易罪是指 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交易相对方的意愿,损害了交易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而且破坏了市场交易的基本准则,限制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具体行为包括:

强买强卖商品

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

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

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

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强迫交易罪的刑罚为:

情节严重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时,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在强迫交易过程中还有致人受伤或者死亡的情况,将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进行处罚。

建议在遇到类似行为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维护市场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收受贿赂4000余万 上海一互联网企业3名高管被刑拘

    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近日,上海警方通过护企工作站获取企业报案线索,循线侦查、成功侦破一起某互联网企业高管收受商业贿赂案,抓获受贿、行贿犯罪嫌疑人7名,涉案金额达4000余万元。今年5月,上海市某互联网企业通过自查发现,公司前副总裁韩某等人在任职期间,存在利用职权为供应商获取优质配送区域提供帮助并

    微信群的红包,党员、干部能抢吗?

    当下通过微信收发红包已成为大众娱乐、增进感情的社交手段之一那么作为党员干部 工作群的红包能抢吗?这些红包不得收发对党员干部而言看似简单的“抢红包”行为有可能触碰纪律红线近年来不少地方对于党员干部使用电子红包作出规定归纳起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不准接受带有工作贿赂性质的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等各种电子

    汪某某,被判五年、罚金800万

    7月1日,南都记者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获悉,近期上海有关法院对一起手办盗版案作出判决,2名被告人因侵犯著作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与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缓刑二年十个月。涉案手办。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公布的案情,自2020年起,被告人汪某某伙同被告人韩某等人,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

    全国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依法严打涉考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高考安全

    根据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统一部署,2025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会同教育等部门对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依法严惩涉考违法犯罪行为,为广大考生营造安全、公平的考试环境。高考前夕,各地公安机关已陆续侦破一批组织考试作弊案件和涉考诈骗案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严格遵守考规考纪,切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陆续接到在菲中国公民反映遭受不公平待遇

    5月16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发布关于中国公民反映在菲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公开信。内容如下:日前,我馆接到中国同胞信函,反映其入境菲律宾时在机场遭受菲方人员不公正待遇。我馆高度重视并迅速与当事中国公民取得联系,详细了解有关情况。之后第一时间向菲方提出交涉,要求菲方重视中方关切,切实保障中国公民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