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税额的计算方法取决于所涉及的税种及其相关法规。以下是一些常见税种的单位税额计算方法:
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 =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销项税额 = 销售额 × 税率(例如,17%。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 = 销售额 × 征收率(例如,3%。
企业所得税
一般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 利润总额 × 税率(例如,25%。
小型微利企业:前100万元的收入按2.5%的税率计算税款,剩余部分按5%的税率计算。
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累计减除费用 = 5000元/月 × 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
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成本、费用和损失。
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 增值税税额 × 适用税率(例如,7%。
教育费附加
应纳教育费附加 = 增值税税额 × 适用税率(例如,3%。
印花税
借款合同应纳税额 = 借款金额 × 适用税率(例如,0.005‰)。
财产保险合同应纳税额 = 保险费收入 × 适用税率(例如,1‰)。
财产租赁合同应纳税额 = 租赁金额 × 适用税率(例如,1‰)。
房产税
从价计征:全年应纳税额 = 应税房产原值 × (1 - 扣除比例) × 1.2%。
从租计征:全年应纳税额 = 租金收入 × 12%。
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定额税率,按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规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
请注意,以上计算方法适用于一般情况,具体税费政策可能因地区和行业而异。企业和个人应根据当地税务部门的规定进行准确申报纳税,以避免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