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患者说,最开始发现息肉时都选择在家观察,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调理,但慢慢的随着息肉不断长大,开始焦虑想要马上调理好。但疾病不是一朝一夕得的,调理自然不会一蹴而就。

胆囊息肉是一种近几年非常常见的疾病,在生活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一旦患有胆囊息肉,应当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很容易产生其他的并发症,或者因为一直没有处理,最后为了避免病情变化要到医院做胆囊切除手术。
但结合我多年的经验看,绝大部分患者通过调理是可以消掉息肉的。而胆囊息肉的调治,离不开“活血化瘀”这四字。
我们将胆囊息肉病因病机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饮食辛辣,损伤脾胃,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所致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常,湿热阻滞胆腑,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日久酿成胆囊息肉。
2.脾胃素虚,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积聚日久,痹阻络脉而成瘀血,痰瘀互结阻滞气血而成息肉。
3.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胆腑气机郁闭,肝胆同病日久胆汁淤阻,而成息肉。
4.外感邪气,如寒邪、毒邪、湿热之邪等。
无论病因如何,其最终发病均为气滞血瘀痰凝,且以“血瘀”最为突出。

胆囊息肉多起病隐匿,许多人都是在体检时才发现的,病程较长且顽固不愈,从名医王清任的“顽病从瘀论治”理论出发,也证实活血化瘀消结聚是胆囊息肉的治疗大法。
临床上,我们常用来调治胆囊息肉的药方中,有不少药是直接或间接活血化瘀的药物。如:
柴胡、郁金、甘草、莪术、三棱、枳壳、白芍、乌梅等
柴胡和郁金行气疏肝,肝胆互为表里,所以想要治胆,就要先治肝,肝好了,胆才能好。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诸药;
积壳用于行气,因为只有死水里面才会有腐化的东西,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推动血行,所以只有气通了血才能活。

莪术、三棱活血祛瘀,可以行气止痛,消散积聚,是能打“硬仗”的药;白芍可以平肝止痛、养血敛阴,常被用来治疗胁痛、腹痛等症;
乌梅祛死肌除恶肉,可用于治疗息肉、结节,对付肌瘤等用它效果会很好。
身体里长了息肉、肌瘤等,人们想到的第一步就是做手术切除,可是这就像家里出现了蟑螂,虽然不停灭杀,但只要垃圾不断,蟑螂还是会再出现的,因为垃圾是吸引蟑螂的原因。这次是胆囊有息肉了,把胆囊切除了,如果下次长在脖子上、长在其他地方呢?

选择手术看似没有后顾之忧了,但体内病因一直在,就可能会有下次的爆发。因此,我们往往建议患者早日调理“扫除”体内垃圾,才是根本。
当然,即使在必要情况下选择手术的患者,我们也建议术后进行调理,一则改善身体不适情况,同时也避免在身体负担较大时,让病邪趁人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