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是一种犯罪行为,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主观方面
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直接故意。
行为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财物,而不是其他合法目的。
客观行为
表现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
威胁可以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
要挟通常指抓住被害人的把柄或制造某种借口迫使其交付财物。
威胁或要挟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明示的或暗示的。
行为结果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标准,才能构成犯罪。
“数额较大”通常以一千元至三千元为起点。
犯罪主体
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法律后果
触犯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可能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