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港股"科强传弱"格局加剧 市场下一步怎么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2:00:00    

财联社3月31日讯(编辑 胡家荣)港股市场自2023年以来的情绪驱动估值修复已接近尾声,当前投资者分歧加剧。

对此中金公司指出,市场能否进一步上行将取决于盈利增长的持续性。

近期随着业绩期的展开,指数盈利尤其是恒生科技盈利也有上调,这对市场而言是一个积极迹象,但中金也注意到,盈利的改善是以科技行业为主,以利润率改善为主,而非收入增加,因此其持续性仍有待观察。

首先一下2024年港股整体业绩情况。

整体上,2024年港股业绩修复,市场一致预期同比增速为5-6%(vs. 2023年同比+1%,2024年上半年同比+2%)。

当前FactSet自下而上统计市场一致预期MSCI中国指数2024年盈利同比增长5%,恒生综指同比增长6%,较四季度初预期下修,与中金的自上而下从策略角度测算的同比5-6%的盈利同比增速持平。

节奏上,2024年盈利增速前低后高,已披露公司下半年盈利同比增长双位数,好于上半年的同比个位数增长。

据彭博统计,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中(权重80%为港股,13%为A股,7%为中概股)约50%的标的披露了年报业绩,已披露公司下半年盈利同比增速为22.5%(vs. 上半年同比+2.4%)。恒生综指成分股中约90%标的披露了年报业绩,下半年盈利同比增长16.5%(vs. 上半年同比+1.3%)。

板块分化显著:科技领跑,传统板块拖累

高增长领域:汽车(+230%)、海运(+101%)、保险(+49%)受益于政策刺激(如汽车以旧换新)、出口链复苏及资本市场回暖,成为2024年盈利增长主力。科技板块中,互联网巨头(腾讯+27.6%、京东+25.9%、小米+8.9%)贡献恒生科技指数六成盈利增量,推动其下半年盈利同比增长38.7%。

低迷板块:地产(-143.4%)、银行(-0.6%)、能源(+0.1%)等传统行业受制于需求疲软及政策调整,盈利接近零增长甚至大幅亏损,拖累整体修复进程。

头部企业主导科技板块增长,恒生科技成分股ROE提升至9.8%(2023年为7.9%),净利润率改善(+1.0ppt)为核心驱动,资产周转率与杠杆率小幅提升提供助力。然而,科技股收入增速(+18.1%)显著低于盈利增速(+38.7%),凸显增长主要依赖成本优化而非需求扩张。

增长质量的隐忧:成本驱动而非需求提振

当前港股盈利修复的“成色”存疑:

收入端疲软:MSCI中国指数与恒生综指收入增速分别仅为3.9%和3.2%,远低于盈利增速,企业依赖降本增效推升利润率。

ROE改善的脆弱性:杜邦分析显示,ROE回升主要依赖净利润率提升,而资产周转率下滑、杠杆率仅微增,表明企业内生增长动能不足,资产使用效率及扩张意愿仍弱。

当前如何应对市场变化?

中金公司指出,结构上40%的“含科”部分仍是主线。指数空间上,维持恒指中枢23,000-24,000点的判断。

但近期盈利上调带来了增量支撑,为情绪波动提供缓冲,恒指在当前点位可以承受风险溢价的一定上行。乐观情形下,在盈利上调基础上,若科技股风险溢价进一步回落至2021年初的水平,恒生指数或能达到26,000点,比之前预期的乐观情形更高。往上更大空间的打开,则需要盈利的进一步兑现。

中金此前指出,恒指23,000-24,000点去追高的性价比不高。如果不愿意降仓位的话,也可以适度调整仓位到红利风格后,但科技仍是主线,可以待合适的位置和催化剂后再切换回来,实现波动的对冲。

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无非是成本与仓位。由于对未来的假设和预期见仁见智,所以无非是用不同的成本去博弈自己相信的预期。如果持仓成本很低,短期的波动完全不足为虑,可以扛过去,但如果成本是最近一个月新加,局面就会陷入被动。

2025年展望:科技主线延续,传统板块依赖政策

科技股:从叙事到盈利验证

市场一致预期恒生科技2025年盈利增速达25.1%,半导体(+96%)、汽车(+70.3%)、生物科技(+50.9%)或成新增长点。科技巨头在完成降本增效后,或转向新投入周期(如AI、云计算),但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节奏的不确定性可能加剧市场波动。

传统板块:政策定成败

银行、地产、能源等板块的盈利修复需依赖宏观政策加码,尤其是财政刺激与房地产需求端政策。若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如仅依赖资本市场活跃度短期提升),传统板块或延续低增长态势。

风险与催化剂

上行机会:若财政发力超预期(如大规模基建、消费补贴),港股盈利增速或上修至6%-7%。

下行风险:政策观望或外部冲击(如地缘冲突)可能导致盈利增长停滞,与2024年持平。

(财联社 胡家荣)

相关文章

    制造业等4个行业继续实施全额退还留抵税额政策

    财政部、税务总局22日发布公告,完善留抵退税政策,调整部分行业退税比例和条件,提升政策精准性,突出对重点行业的支持。留抵退税是指当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财税部门将增值税未抵扣完的税额退还给纳税人。根据公告,从今年9月增值税纳税申报期起,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官宣!这项补贴免征个税!

    财务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育儿补贴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全文如下:关于育儿补贴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6号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有关规定,现就育儿补贴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公告如下:一、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

    刷屏!重大突破,累计上涨1000点!

    8月14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突破3700点,为2021年12月以来首次。截至发稿,沪指涨0.51%,深成指涨0.32%,创业板指涨0.33%。从去年9月低点不到2700点算起,到如今上证指数累计上涨了1000点。从板块来看,数字货币概念股快速走高,半导体板块震荡拉升,金融科技、软件、券

    3年投入3个多亿,湖北天门详解生二孩最高奖补28.7万元新政策

    “以私立学校双职工结婚生育一孩双胞胎为例,结婚奖补60888元;生了二个孩子奖补96300元;教师购房认购券每人各6万元,共12万元;如果做的是试管婴儿免1万元。”8月13日,湖北天门市卫健委党组成员、爱卫办主任汪会兵对上游新闻记者详解该市鼓励生育新政策,生二孩最高奖补达287188元,生三孩最高奖

    暑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6亿人次

    国铁集团消息,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至8月1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6.16亿人次,同比增长4.0%,日均发送旅客1467.5万人次,加开旅客列车561列。热门线路集中在北京往返上海、郑州;西安往返成都等方向。(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