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郴州:构筑“大监督”格局 赋能“大科技”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7:21:00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用梅 郴州报道

3月25日,湖南省监督评估与科研诚信调研座谈会在郴州召开。会上,郴州市科技局作为先进典型作主旨发言,其创新构建的科研经费监管“郴州模式”,获得与会人员的认可和点赞并引发热烈讨论。

近年来,郴州市科技局用好改革创新这把“金钥匙”,通过构建全流程监管体系、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等措施,确保科研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为推动郴州市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郴州市依规依程序终止项目40个,累计追缴项目各类资金近3239万元。

深化改革:构建全流程覆盖的监管体系

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发展中的痛点难点。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郴州每年获得省级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如何把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用,是科技部门的一道“必答题”。郴州市科技局用好改革创新这把“金钥匙”,持续向改革要动力,为创新添活力,以科技监督的小切口改革推动科技创新整体能力提升。

优化项目监管工作体系。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转变完善部门职责,建立科技项目事前把关、事中督查、事后验收的“三分离”监管机制,将监督贯穿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将监督责任分段式细化到不同的三个业务部门,按照科室职能分头负责,分管领导分别把关,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监管的监管模式。

完善科技监管制度体系。为用好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省级专项资金,郴州市科技局先后出台《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省级专项资金实施细则》《郴州市“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等多个管理制度,织密制度的笼子,将具体工作中相关规定不明确、不清晰的地方进行规范明确,多方面堵住漏洞,织密“政策网”、筑牢“防火墙”、画好“责任图”,把“零容忍”落到实处,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流程全覆盖、风险全防控。

健全科技监督协同体系。加强审计监督、财会监督与日常监督的协同,全力配合省审计、市审计专项审计,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全面梳理近年来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制定自查清单,落实管用措施,确保问题销号清零,切实强化科研资金监管,防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净化科研生态。

调度项目承担单位湖南炬神电子有限公司项目实施情况。

制度创新:打造全链条发力的监督机制

郴州市科技局在制度设计上,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在项目立项前严控项目指南编制与申报质量、项目实施中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监督、项目执行期满后严格结题验收,将制度刚性落实到项目监督的每个环节,实现科技监督精细化、精准化。

事前把关:在项目立项前,郴州市科技局严格把控项目申报质量,实行信用核查、诚信承诺和技术查新制度。对存在科技计划失信行为且仍处于失信保留期的责任主体实行“一票否决”,确保项目实施主体的诚信度。

事中督查:项目实施过程中,以项目任务书为准绳,建立项目档案制度、定期调度制度、定期评估制度和溯源调查制度,对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督。

事后验收:项目执行期满后,开展综合绩效评价,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分类绩效评价体系,严格验收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评估问效:提升全方位赋能的监督效能

2023年7月28日,全省首例科研失信诉讼案在郴州开庭,郴州市科技局依法起诉两家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企业,要求两家公司退回财政科研经费116.58万元。

回溯案件,两家企业在2018-2019年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后,不仅未按任务书开展研发,还将经费挪作他用。经多次催缴无果后,市科技局果断启动法律程序。

“这不是简单的资金追讨,而是向全社会表明态度。”郴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肖亮表示。该局随后建立“黑名单”制度,将涉事企业纳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记录,并通过省级信用平台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相关企业在项目申报、融资贷款等方面受到限制。

郴州市科技局把提升项目资金效用作为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答题”,坚持激励与惩戒并重,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让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效益”,实现“最优回报”。

完善项目评估机制。加强监督结果反馈和应用,将评估结果作为科研经费动态调整的核心依据,对完成核心技术攻关的科研团队给予滚动支持,对未达预期目标的项目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形成“评估-反馈-优化”的闭环管理,既保障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又为科研人员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生态环境。

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建立项目监督管理统计表和终止项目、资金上缴等台账,对终止项目进行终止原因调查,查摆问题、找准原因,为后续科技项目管理把脉施策,必要时开展责任倒查,对数据造假、经费滥用等行为依规追责,形成“不敢失信”的震慑效应。

通过严格的监管措施,郴州市科研费用的使用效益显著提升,推动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近五年来,郴州市累计投入示范区专项资金5亿元,实施省级专项195个,攻克266项新技术,开发182项新产品,取得142项新工艺,形成80项新标准,获得417项有效发明专利。

肖亮表示,郴州市科技局将继续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结果严惩”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科技监督体系,推动科技监督从“被动管控”向“主动赋能”转变,为科技创新构建“放管结合、风险可控、活力迸发”的良好生态,以监督护航创新生态、以诚信塑造科研未来。

相关文章

    31只科创板活跃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科创50指数今日上涨0.85%,报收1012.42点,科创板全日成交量29.27亿股,成交额983.69亿元,加权平均换手率为1.74%。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今日可交易科创板股中,423只股收盘上涨,涨幅超过10%的有10只,其中,菱电电控、精进电动等2股涨停,涨幅在5%至10%的有57只,收

    苏州高新区一批重点项目迎来新进展

    苏州纽威数控工业母机及部件项目办公楼装饰基本完成;范斯特进口替代型新能源驱动电机核心零部件项目厂房区基本施工完成;长光华芯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子平台项目土建施工基本完成;雪世界项目预计今年9月底完工……来自苏州高新区的消息,进入二季度,苏州高新区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到达新节点、进入新阶段,奋力跑出施工生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丨数商兴农科技小院助力“政产学研用”融通共建 如何更好地培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强农兴农人才?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韩雪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年来,“年轻人不愿意种地”的话题屡次登上热搜,但现实中,一群科技小院的青年学生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2009年全国首个科技小院诞生以来,这些农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

    吉林省自然资源厅: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要素保障 促进吉林省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人民网记者 王帝元近日,吉林省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吉林省招商引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开启“新招商”背景下吉林省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推进吉林省招商引资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吸引域外商协会、企业到吉林投资兴业。“我们持续推动土地要素保障提质增效,有效服务并促进

    “5·8人道公益日”众筹活动启动 五大公益项目 传递温暖力量

    在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来临之际,南阳市红十字会启动2025年“5·8人道公益日”众筹活动,并在腾讯公益正式上线“南阳博爱家园”“南阳红十字豫苗助学计划”“银龄助老工程”等五大公益项目,用善心、善举和行动,汇聚爱的海洋,为困难群众纾困解难。据了解,此次上线的五大公益项目各有侧重。“南阳博爱家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