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亚洲首例异种肾移植患者术后已超30天 达出院标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2:09:00    

4月8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宣布,亚洲首例基因编辑猪肾脏移植至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手术取得重大突破。患者术后32天功能稳定,达到出院标准。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异种器官移植临床转化研究中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3月6日,在中国科学院窦科峰院士的指导下,西京医院泌尿外科秦卫军主任团队联合全院二十余个学科的专家,成功将基因编辑猪的一个肾脏移植到一名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手术团队针对异种移植特有的免疫排斥、凝血障碍和病原感染等问题,实施了精准免疫抑制、凝血功能调控和感染防控三大创新措施,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移植肾功能稳定,血肌酐维持在66-110μmol/L,24小时尿量稳定在1800-2600ml。团队通过动态监测患者和移植肾脏状态,实时调整用药及治疗方案,确保了术后恢复的顺利进行。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终末期肾病患者约15万,但仅不到5%的患者能顺利获得供体。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和异种移植研究的不断成熟,以及伦理规范的逐步完善,这一创新技术有望为更多慢性肾病患者带来生命的转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7分钟急救圈”,每天能多救多少人?

    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对此,急诊科的医生体会最深。“救护车到达时间从15分钟缩短到7分钟,每天能多救20%的患者!”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柏广富用直观数据,揭开了“7分钟急救圈”带来的生命奇迹。据了解,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打造的“7分钟急救圈”服务体系,布设了5大急救分站,每个站点辐射

    患者家属“扛樱桃树”致谢的启示

    评论日前,在贵州省毕节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发生了温暖的一幕:一位患者家属为表示对医护人员的感谢,拿着一棵樱桃树的树枝,“冲”进了医生办公室,上面挂满了红彤彤的樱桃。“害怕樱桃不新鲜,就直接折断了树枝”,这位家属有些羞涩地笑着说。对于这件患者家属扛着“一棵树”就“冲”进医生办公室致谢的趣事,网友纷纷表示很

    漯河医专二附院:多学科协作 破解七旬老人肾结石难题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卢闯 刘旭 田向荣近日,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泌尿肛肠外科成功为一名患有多种复杂基础疾病的72岁老人实施高难度肾结石碎石术。在多学科专家的紧密协作下,手术团队克服重重难关,帮助患者摆脱病痛困扰。该患者患有脑血管病后遗症,同时合并高血压2级、2型

    剧痛!留学生在澳洲7天寻医无果,到武汉72小时成功获救

    "飞机着陆时我已经疼得直不起腰但心里知道到家了。"22岁留学生小卜的这句话揭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跨国医疗救援在澳洲历经7天辗转3家医院未确诊的剧烈腹痛,最终在中国医生手中上演72小时"诊断-手术-康复"的生命奇迹。这面"着手成春解难症"的锦旗背后,藏着每个人都该知道的救命常识。7日澳洲寻医无果72小时

    烟台毓璜顶医院多学科协作 救治一名主动脉夹层孕妇

    紧急:孕妇突发胸痛,急诊火速收治“医生,我胸痛得喘不过气……”凌晨1点,怀孕35周的林女士因突发撕裂样胸痛被家人紧急送至烟台毓璜顶医院急诊科。急诊团队迅速启动孕产妇急救预案,快速完成心电图、床旁超声等初步检查,并紧急行胸腹主动脉CTA。影像结果显示,患者胸主动脉出现“壁间血肿”,这是主动脉夹层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