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清明遇上“AI复活” 数字重生的伦理与法律边界在哪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7:25:00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种名为“AI复活”的服务在清明前夕悄然兴起,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项服务声称,只需提供逝者的照片或录音,就可以通过AI技术让亲人在屏幕上“活”过来,甚至开口说话。

然而,这背后所涉及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AI”复活能实现怎样的效果?数字重生的法律边界又在哪儿?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在天堂一切安好,这里没有痛苦和悲伤,虽然车祸让我们阴阳两隔,但这只是命运的一次意外安排,你们一定要坚强、好好生活,别总沉浸在悲伤中……

清明前夕,AI复活逝去的亲人悄然兴起。上面这段话正是来自一位不幸因车祸离世的女孩,她的父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女儿用另一种形式“复活”。

在电商平台搜索栏输入“AI复活”,瞬间跳出无数相关商品。价格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博主发布了AI复活人物的视频,也有不少人在经营AI复活业务,还有的标明培训收徒。在开展此类业务的账号上,有的博主声称可以“定制数字亲人视频,只需1张照片,用时1天内”,有的博主甚至还制作了教程视频,只需提供一张逝者的照片或一段录音,就能通过AI技术,让亲人“活”过来,甚至还能开口说话。

来自福建厦门的钟先生告诉记者,对于很多人来说,“AI复活”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

钟先生:对我来说我是能够接受的。我手里有一张是我奶奶的照片,那么这张静止的照片,你能够想象说突然跳跃起来,仿佛奶奶重新出现在你的面前,那一刻你的内心一定是非常激动的,就像我一样,我们的思念变成了一种相见。

当前网络上的AI“复活”工具主要分为三种。

  • 一种是在手机应用商店中即可下载获得,只要一张正脸照片就能根据应用中所提供的模板“活化”,可实现歌唱、“演电影”等场景转化。
  • 第二种是利用线上工具,由用户提供正脸照片和相关音频文件,经过系统自动编辑后,实现照片中人物“开口说话”的效果,该工具需要用户支付一定费用。
  • 第三种则是在开源社区中,由程序员编写AI测试程序,在经过相关语料训练后,将照片转化为能简单对话互动的“数字人”。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表示,如果能够及时获得死者近亲属的同意,这种技术的应用方法,也未尝不是一种缅怀亲人的方式。

郑宁:利用AI复活人的话,它确实是从我们的一般的常理上来理解的话,是体现了逝者的家属、家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感觉亲人并没有去世,还可以陪伴自己。从法律风险的角度来说的话,因为你用AI复活人的话,必然要采集他的各种信息,包括肖像、个人信息甚至会涉及到一些隐私权的东西,所以这里面的话符不符合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有没有取得逝者亲属的授权。

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护逝者的人格权益面临新的挑战。

2022年,国家网信办等三部门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进行了规范。规定明确,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提供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编辑功能的,应当提示深度合成服务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编辑的个人,并取得其单独同意。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表示:如果被编辑人是逝者,理应取得有义务保护逝者肖像权的亲属的同意。

赵占领:关于死者的肖像、声音所享有的合法的权益,法律上的近亲属,它指的是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这是近亲属。如果超出这个范围之外,其他的人如果使用死者的肖像去制作AI合成的图片、视频或者声音,这个涉及到侵权。

“AI复活”背后隐藏着一条完整的商业链条。从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到服务提供,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此外,构建数字人需要大量采集逝者外貌、声音和经历等个人数据,这类敏感信息的存储、传输和使用都存在泄露风险。

福建厦门重宇合众律师事务所郭真表示,目前作为一个新兴事物,AI复活的产品仍面临较大法律争议。

郭真:这个照片是否涉及到第三方隐私,是否会引起连带的侵权纠纷,这个也是潜在的法律风险。同时,我们要考虑到这些照片因为作为AI的生成物,是一个新兴的事物,那么它的知识产权权属的话,目前依然面临着比较大的争议。

此外,郑宁说,作为AI复活所塑造的照片和视频其实就是一个数字虚拟人,而它作为数据财产权益归属仍为法律盲区。

郑宁:这里面的这样一个数字虚拟人,他的数据财产的权益应该归属于谁,是归属于我提供信息的逝者的亲属还是归属于开发商、或者相关的企业,这个也没有明确的约定。

赵占领表示,更棘手的是,用户与数字人交互产生的行为数据,可能被不当利用,用于深度伪造、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赵占领:今天AI的技术巨大的进步,使得换脸或者合成更加的方便和便捷,这样的话利用他人的图片声音或者视频去合成一些视频,然后去进行诈骗。那么这个人无论是他还活着或者是已经死去,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去伪造合成他人的声音视频,然后用于行骗,这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这个确实是需要重点打击,也是需要公众进行严格提防的。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相关文章

    职场 “最后一公里” 如何优雅谢幕?西城区法院发布法律指南

    在人生的职场赛道上,临近退休的劳动者本应满怀期待地迎接人生新篇章。然而,现实中,调岗降薪、社保断缴、工龄争议等问题,却成为在他们与退休生活之间的阻碍。4月29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西城区法院召开“涉临退休人员劳动争议案件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用专业的法律解读,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搭建起平稳过渡的桥梁

    事关广大农民利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5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题:事关广大农民利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5月1日起施行新华社记者古一平、胡璐嫁到别的村还是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哪些权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哪些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这些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将

    AI赋能科技创新 实训促进创业发展 2025年“创业泉城训练营”女企业家专场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0日-25日,济南市妇联、济南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在深圳联合举办2025年“创业泉城训练营”女企业家专场培训。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田迎,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蕾出席活动,52名企业家参加培训。开营仪式:凝聚创新力量4月21日上午,举行开营仪式。相关负责人对培训班的意义、主题、内容、

    加速智电转型 广汽本田全动力矩阵亮相上海车展

    本报记者 赵毅 上海报道“坚持长期主义。”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广汽本田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念。近日上市的Honda烨品牌第一弹车型广汽Honda P7亮相上海车展。《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车展现场看到,Honda展台摆放着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新一代纯电动车专属的本田云驰智能高效纯电架构,以及烨品牌

    蚂蚁密算发布业内首个密态可信数据空间产品

    28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蚂蚁密算对外发布密态可信数据空间产品。据悉,这是国内首款实现“数据流转全链路密态化”保障的可信数据空间产品,通过密态计算技术,在业内首次完整实现多主体之间的跨域全链路管控,确保任何参与方均无法在授权范围外窃取或滥用数据,为数据提供方提供全链路的安全保障。据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