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购买“3C认证”贴纸过安检,1元能买1000枚?律师:或涉嫌违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9 10:37:00    

来源:法治日报

6月27日,

#商家称符合3C充电宝可补发贴纸#

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近日,

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反映,

自己带的充电宝不允许带上飞机,

网友分享的现场图片显示,

成筐的旅客充电宝在机场被拦下,

“没有3C标志的都上不了飞机”。

6月26日,

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

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

自6月28日起

禁止旅客携带

没有3C标志、3C标志不清晰、

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

乘坐境内航班。

然而,有网友发现,

有购物平台上有商家

在售卖3C认证标签贴纸,

相关截图显示,

只需要几元钱,

就能买到上千张贴纸。

有媒体记者随机联系了多家店铺,

询问是否可以贴在充电宝上,

均得到了客服肯定的回答。

随后,

记者以“3C贴纸”为关键词,

再次在网购平台检索发现,

相关商品已全部下架。

此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不少网友对商家售卖3C认证贴纸

的行为表示谴责,

认为这是公然违法行为。

还有网友担心,

若有人将这些假贴纸

贴在充电宝上带上飞机,

可能会因充电宝不合格

而引发安全事故,

威胁航空安全和乘客生命财产安全。

那么,

售卖3C认证标签贴纸的商家,

可能面临怎样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消费者购买此类贴纸

并贴在未认证产品上,

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该行为可能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如果因使用贴有此类

伪造3C认证标签贴纸的产品,

导致了安全事故,

责任如何划分?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管理主任、高级权益合伙人吴学联律师的专业解读!

1、售卖3C认证标签贴纸的商家,涉嫌违反哪些法律?可能面临怎样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吴学联:3C认证标志必须由国家认监委指定机构授权给获证企业,仅限用于对应认证产品,是严禁私自制作、买卖或转让的。购物平台上销售的3C贴纸多为无资质厂商仿制,商家常以“装饰贴纸”为名规避审核,或盗用其他产品证书编号上架,该行为构成伪造认证标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七十条规定,伪造、冒用、买卖认证标志或者认证证书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的规定查处。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八条、第五十条规定,销售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2、消费者购买此类贴纸并贴在未认证产品上,是否构成违法?该行为可能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吴学联:消费者购买商家伪造的3C认证贴纸并自行贴附在未获认证产品上的行为,其法律风险主要取决于具体使用场景和行为目的。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若消费者仅购买贴纸用于个人使用而未对外销售的,不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销售伪劣产品”或“非法经营”行为,但3C认证作为国家强制性认证,消费者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冒用认证标志,若被相关部门查处,可能会面临责令整改、没收产品、罚款等处罚。如果消费者故意使用假认证通过安检等,涉嫌扰乱公共秩序,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若存在安全隐患并引发事故,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承担侵权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3、平台对商家售卖3C认证标签贴纸的行为未及时监管,平台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吴学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要求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联系方式、行政许可等真实信息,进行核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验更新。本事件中,购物平台经营者需对入驻商家的身份、行政许可等信息进行核验、登记并定期更新。如购物平台经营者未核验商家资质、未定期核验更新,或未及时处置违法行为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八十条,可能被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与商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4、如果因使用贴有此类伪造3C认证标签贴纸的产品,导致了安全事故,商家、消费者和平台分别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三者责任如何划分?

吴学联:在产品安全责任事故中,若因使用贴有伪造3C认证标签的产品导致损害,相关责任主体包括商家、消费者和电商平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商家作为生产者或销售者将承担主要责任,包括全额民事赔偿、行政处罚,若造成严重后果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电商平台若未尽到审核义务和监管责任,导致商家售卖伪造3C认证标签贴纸的行为发生,可能与商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消费者若明知产品未通过3C认证仍使用假贴纸并引发事故的,存在一定过错,可能面临相应行政处罚;如造成损失的,需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司法实践中,具体责任划分将根据各方过错程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因素来具体确定。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婵婵

相关文章

    速腾聚创Q2营收4.6亿元,机器人业务增长6倍

    8月21日,速腾聚创(RoboSense)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报告。第二季度,总营收约4.6亿元,同比增长24.4%,环比增长38.9%。产品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2.3%提升至27.7%,连续六个季度环比上升,其中机器人领域毛利率达41.5%。基于自研芯片技术积淀,速腾聚创

    堂食与外卖“两副面孔”?合力共治“双标”外卖

    堂食用鲜肉、外卖用冻肉,外送分量缩水,瓶装饮料外卖价格比堂食高近50%且“单点不送”……近日,不少餐饮店堂食和外卖的“双标”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外卖的特殊性为“双标”提供了可乘之机。受制于配送时长和温度变化,外卖食物的口感与形态容易发生变化,消费者对原材料的敏感度降低,个别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的行为难

    去年毛利率下滑,花溪科技回复问询函:农机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引发低价竞争

    每经记者:可杨 每经编辑:张海妮7月15日晚间,花溪科技(BJ872895,股价34.59元,市值19.55亿元)披露对北京证券交易所2024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2024年,花溪科技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毛利率承压。在回复函中,花溪科技表示,当前农机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引发低价竞争,打捆机行业竞争

    Manus「撤出」中国,昔日AI Agent新星为何仓促离场?

    文 /节点财经 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 Agent希望之星”的 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

    周末狂欢!“0元购”刷屏,商家:订单量上去了,没赚到钱!

    本周末,外卖补贴“大战”升级。淘宝闪购、美团再次发放外卖大额券,社交平台上“0元喝奶茶咖啡”的晒单刷屏。7月11日晚,美团官方就发布了“周六,快乐继续”的微博,预告本周末的外卖狂欢。7月12日,淘宝闪购官方也在微博宣布“‘超级星期六’188元大券包,五顿我全包”。京东7月11日晚发文称,认准京东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