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渑淅高速建设冲刺 绿色智慧助力豫鄂通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5:54: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邓放 郭北晨

4月13日,春潮涌动施工忙,穿山越水架通途。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北岸,渑淅高速淅川至豫鄂省界段建设现场机械轰鸣、焊花飞溅,建设者们正抢抓黄金施工期,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该项目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环保要求高,全线桥隧比例达49%,施工难度大。目前,特大桥缆索吊已取证完成,钢箱梁安装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预计在9月份完成所有钢箱梁安装工作,确保2025年底建成通车。

作为豫鄂两省重点交通工程,在抢抓工期的同时,该项目以“绿色标杆工程”为目标,全面推广智慧化管理。施工现场安装环境监测设备30余套,实时监控扬尘、噪声及水质数据,并通过“AI视频巡检”自动识别安全隐患。针对丹江口水库生态保护,施工方创新采用“桥梁径流智能收集系统”,确保施工废水“零流入”水源地。

项目通车后,可节省河南淅川县到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通行时间1小时左右,大力缓解了沿线丹江口水库库区居民的出行困难,开辟了豫鄂两省产业发展、人流物流新通道,助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形成了跨省旅游、经济黄金走廊。

【记者手记】

在特大桥施工平台远眺,丹江口水库碧波万顷,钢铁桥身如长虹卧波。建设者们用汗水浇筑的,不仅是跨越天堑的工程奇迹,更是一幅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融共生的壮美画卷。当2025年通车汽笛鸣响时,这“一库清水两岸通途”的景象,必将成为新时代中部崛起的生动注脚。

相关文章

    胡钛率队到高明区开展“百千万工程”工作调研

    4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钛带队到高明区调研“百千万工程”工作,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百千万工程”的部署要求,以分秒必争的劲头、全力以赴的姿态,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努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花田喜事生态小镇。胡钛一行先后前往石塘村花田喜事生态小镇、富湾湖能源电

    河北省高校新增45个本科专业点

    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桑珊)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次新增专业点1839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157个,其中河北高校新增45个专业点,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个。据了解,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2025年本科招生计划。专

    找寻一滴水的来时路,在江河奔腾中读懂中国

    七天六夜,跨越6000里,这是一堂行走在祖国大地上的思政课,也是一场沿着南水北调路线对话山河的壮游之旅。4月13日清晨5点,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早早来到学校。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贴有“北京水样”标签的水瓶,眼神中满是兴奋与期待。接下来的一周,他们将带着这瓶水跨越大半个中国,溯源南水北调,

    官厅水库有了“水库法庭” 京津冀地区首设跨区域巡回审判点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王一涵 闫雪)4月22日正值第56个“世界地球日”,京冀两地共同举办的“官厅水库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联合巡回审判点”设立活动在官厅水库举行,这也是京津冀地区首个跨区域巡回审判点。官厅水库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其生态安全直接关系着区域可持续发展。此

    自然资源部:“十四五”生态保护修复预期目标基本完成

    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今天从自然资源部获悉,目前我国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超过1.2亿亩,“十四五”生态保护修复预期目标已基本完成。截至目前,全国已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保护修复面积超1.2亿亩,“十四五”预期目标基本完成。此外,全国还实施了49个历史遗留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