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毕淑敏:青春在山巅开出理想的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3:59:00    

【新闻人物】

“这部小说,封存着我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近日,在长篇小说《昆仑约定》发布会现场,作家毕淑敏坦言。

毕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她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医学知识创作了小说《昆仑殇》《女心理师》及散文集《心灵密码》等。

《昆仑约定》是毕淑敏最新的长篇小说。作品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原戍边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年轻战士在极端环境中淬炼生命、追寻理想的故事。小说聚焦高原部队诊所,通过郭换金、景自连、麦青青等人物,讲述了在“世界第三极”的严酷环境中,年轻的战士们以青春守卫国界的故事。

“高原上气候恶劣、物资匮乏、医疗条件简陋。部队诊所不仅是救治伤病的地方,更是战士们心灵成长的熔炉。在昆仑之巅,他们用生命丈量信仰的高度,以热血铸就永恒的约定。”毕淑敏这样阐释《昆仑约定》的“题眼”。

回忆自己16岁起开始戍边的经历,毕淑敏说,对高原的第一印象是荒凉。但不久后,她就习惯了高原,知晓了高原上的青春是何等模样——“那时我们十几岁,尚未来得及盛开为花,就被生活直接拍砸成凝冻的松柏。”她和战友们全力以赴保家卫国,让背后的山河和人民安享和平。从那时起,她爱上了高原,以至于离开之后,再也没有见过比高原的云更美的云。

毕淑敏认为,自己年轻时身体里居住着沧桑的灵魂,近40年前写下了小说《昆仑殇》。当她70岁时,借着《昆仑约定》的书写,重新潜入十六岁半的心灵,把记忆汇总成述说。

毕淑敏谈道,写《昆仑约定》是她埋在心里几十年的种子,也是对一座山许下的承诺。年轻的时候没有写,是怕自己写得不够好,技艺不够,没办法把那些强烈的震撼表达清楚。出于私心,她希望这部小说在生命末期临近的时候去完成。但岁月不饶人,再推,她害怕自己写不完了。有一天,她算了算日子,已经70岁了,那就开始吧!

她从亲历者的角度,以其一贯的细腻笔触刻画边疆部队生活,也用医者仁心诠释人性的光辉,“我已经70多岁了,我把那些珍贵的、刻骨铭心的、必须述说的回忆,交给了这部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小说。高原上,我的青春在山巅开出了理想主义的花”。

在创作《昆仑约定》时,毕淑敏曾几度入院。当她完成这部作品时,她坦言自己已不畏惧离开世间。

发布会现场,作家梁晓声谈道,《昆仑约定》是一本受义务感、责任感驱动而创作的长篇小说。它的难能可贵,在于亲历性。它是倾注真诚和感情的作品。

(本报记者 韩寒)

相关文章

    樊希安新作《候鸟故事集》评介会在京举办

    本网讯 (记者尹琨)8月17日,椰影摇曳下的别样风情——樊希安新作《候鸟故事集》评介会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举办。作为手握韬奋出版奖的资深编审,樊希安的职业生涯始终与文字和生活紧密相连。从三联书店的书案到海南的椰林海岸,他以出版家的敏锐视角和作家的细腻笔触,历时数年扎根澄迈、陵水的候鸟聚集地,将目光投向

    原侵华日军731部队“少年队”队员清水英男揭露历史真相

    去年8月,原侵华日军731部队“少年队”队员清水英男前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731部队遗址指认侵华日军罪行,并在“谢罪与不战和平之碑”前忏悔。近日,95岁的清水英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返中国实现了他的夙愿。作为原侵华日军731部队“少年队”队员,他过去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悔恨之中。他希望日本政

    遇见高原的城|次珍带你游朗县

    城镇的变化是新时代西藏发展最大的见证最美的缩影74座西藏特色城镇74幅高原生活画卷跟随镜头带你遇见西藏爱上西藏今天次珍带你游朗县在西藏东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穿境而过的地方有一座高原小城林芝市朗县从县城出发沿着560国道顺江而行就能到达朗镇冲康村冲康庄园 千年核桃林上千年的核桃树有56株上百年

    泰媒:泰空军出动战机摧毁柬方两处军事目标

    △泰国空军F-16战机(资料图)泰国国家电视台27日报道,当地时间27日11时左右,泰国空军出动2架F-16和2架“鹰狮”战机,对柬埔寨军事目标实施打击,摧毁柬方两处军事目标。泰国陆军发言人文泰·苏瓦里同一天发表声明说,情报显示,柬方可能部署高性能武器系统,为柬埔寨部队提供额外支援。因此,泰国认为有

    烟台一职“春晖”志愿服务队被授予山东省“青春养老人服务队”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近日,烟台第一职业中专(烟台经济学校)“春晖”志愿服务队被授予山东省“青春养老人服务队”!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学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高度认可与激励!6月27日,授旗仪式在滨州医学院隆重举行,并为学校“春晖”志愿服务队授旗。一直以来,“春晖”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