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房子70年满期后归谁?国家已给出回应,专家:最好不要写夫妻名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1:07:00    

一本红灿灿的房产证,攥在手里沉甸甸的,它不仅是房子的 “身份证”,更是无数家庭半生积蓄的缩影。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张薄薄的证书上,藏着足以改写人生的 “致命谜题”?最近,“房产证该写谁的名字”“70 年后房子还归我吗” 两大话题,在业主群和网络论坛吵得热火朝天,有人为此焦头烂额,有人甚至闹到对簿公堂。今天就带大家撕开房产证的 “神秘面纱”,揭开那些让无数人踩雷的隐秘真相!

情侣、夫妻共同出资买房,房产证写双方名字,看似是爱的 “铁证”,实则暗藏 “利率炸弹”!房产专家直言:“写两人名?小心多掏一辆车的冤枉钱!” 按照现行房贷政策,房产证上的每一个名字,都意味着共同背负房贷。哪怕实际还贷人只有一方,再次购房时利率直接按二套房计算。首套房与二套房利率的差价,可能高达几十万,足够买下一辆豪华轿车,甚至一套小户型公寓!

还记得那些年轰动一时的 “假离婚” 闹剧吗?为了享受二套房低利率,夫妻上演 “戏精式离婚”,结果弄假成真、人财两空的案例屡见不鲜。如今,各地纷纷祭出 “离婚 3 年内限制购房” 的狠招,彻底堵死了钻空子的路。有人慌了:“只写一个人名,离婚了房子不就没份了?” 别急!法律早有 “定心丸”:婚前买房,即便加名也是个人财产;婚后购房,只要双方有出资、有付出,离婚时照样能分割房产。名字只是表象,出资凭证和购房时间才是决定归属的 “黄金法则”!


“70 年后房子还是我的吗?” 这个问题,让无数业主夜里辗转难眠。先打破一个认知误区:70 年产权,说的可不是房子本身,而是脚下土地的使用年限!土地归国家所有,但房子永远是实打实的个人财产,任谁都抢不走!不过,这 70 年的倒计时,从开发商拿地那一刻就开始了。举个扎心的例子:今年刚交房的新房,如果开发商 2017 年就拿地,到手时产权已经 “缩水” 5 年,实际只剩 65 年!

别慌!国家早有 “兜底政策”:住宅用地到期自动续期!更让人惊喜的是,续期费用低到超乎想象 —— 最高不超过五位数,最低每平米仅 15.6 元!换算下来,100㎡的房子续期成本才 1560 元,四舍五入相当于 “白送”!而且,现实中商品房很少能撑满 70 年。那些四五十岁的老房子,要么被开发商看中拆掉重建,要么翻新改造,又能焕发 “第二春”。


婚前购房:单独署名最保险,加名≠分房产,别让感情冲昏头脑。

婚后购房:想省利息写一人名,担心权益就做 “按份共有” 公证,白纸黑字写明产权比例,避免日后扯皮。

买房前一定要查清楚开发商拿地时间!别被 “新房” 的光鲜外表迷惑,产权剩余年限过短的房子,再便宜也要谨慎入手。毕竟,每少一年产权,都可能影响房子的价值和未来转手。

70 年到期别慌!自动续期是法律赋予的 “护身符”,真到缴费那天,成本也在可承受范围内。与其为几十年后的事忧心忡忡,不如把当下的房产规划好、维护好。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相关文章

    房子70年满期后归谁?国家已给出回应,专家:最好不要写夫妻名字

    一本红灿灿的房产证,攥在手里沉甸甸的,它不仅是房子的 “身份证”,更是无数家庭半生积蓄的缩影。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张薄薄的证书上,藏着足以改写人生的 “致命谜题”?最近,“房产证该写谁的名字”“70 年后房子还归我吗” 两大话题,在业主群和网络论坛吵得热火朝天,有人为此焦头烂额,有人甚至闹到对簿公堂。

    贝壳深圳“五一新房节”启动,多重优惠助力置业

    随着五一小长假来临,众多购房者将置业计划提上日程。4月28日记者获悉,为让深圳购房者可以实惠买房、省心安家,贝壳深圳近日启动“贝壳新房节,五一狂欢购”主题活动,联动鸿荣源、卓越、远洋、京基、星河等品牌开发商推出多重购房福利,包含京东家电92折券、政府补贴叠加等方式,活动将持续至5月5日。在启动会上,

    LPR连续6个月维持不变

    来源:经济参考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六个月保持不变。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4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4月LPR报价继续“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一方面,4月

    全球财经连线|美国信用风险上升,美债“定价之锚”地位难保?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李依农 上海报道美债遭遇抛售潮美国长期国债正遭遇大规模抛售。截至4月14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仍维持在高位,目前报4.469%。上周,这一基准收益率累计飙升逾50个基点,创下逾20年来的最大单周涨幅。过去被视作“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美债,现在反而成了风险聚集地。投资者为何纷纷“逃

    太难了 民警问走失萌娃叫啥名 回答直接懵圈

    5岁萌娃幼儿园放学后走失,执勤民警发现后被名字搞懵圈了……(来源:中国警方在线)责任编辑:丁超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