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耕陇原创新图强——平凉国维淀粉公司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6:47:00    

(资料图)平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航拍图。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供图

春暖花开,走进位于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的平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集控中心大屏幕上一行行闪烁的数字、淀粉包装车间内自动套袋的淀粉计量包装秤、副产品包装车间里快速运转的智能机械臂……驱动国维的经济飞轮进入加速段。

平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集控中心。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田丽媛 摄

“玉米收获后,农民不用晾晒、不用打包,散装就可送来,我们用液压翻板进行入仓,运用湿法加工生产,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玉米从收到产出各类产品全部实现自动化。”公司董事长石玉宝介绍说。

平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省重大项目和省级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也是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生物制造产业链的“链主”企业。2021年,平凉市发挥玉米种植的资源优势,下大力气招引这家西部粮食加工龙头企业落户平凉。

平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各种生产设备运转。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田丽媛 摄

“我们建成年加工80万吨玉米的生产线,形成淀粉、蛋白粉、胚芽油等七大产品矩阵,副产品综合利用率达100%。一期项目投产以来,累计生产玉米淀粉126万吨,各类副产品50万吨,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8.56亿元,实现了内部全链条布局。”石玉宝说。

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成数字化车间,运用现代化生产管理系统,使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8%,通过物联网实现能耗降低18%。同时,建立覆盖全国17个省市的营销网络,与中粮生物、广州双桥、重庆嘉士伯等龙头企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

淀粉包装车间内的淀粉计量包装秤实现自动套袋。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田丽媛 摄

通过“订单农业+保底收购”模式,公司累计收购玉米超200万吨,带动50万农户种植玉米,实现户均增收超2000元,解决当地400多人就业。企业先后获得甘肃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甘肃省民营企业50强”称号。

今年一季度,公司生产玉米淀粉13.6万吨,完成产值6.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12.8%。

企业健康发展,离不开自身努力,更离不开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精准服务。

副产品包装车间里快速运转的智能机械臂。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田丽媛 摄

“一期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次年入规,二期项目在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协调下有序推进。”石玉宝说,省市各级部门的关怀与支持,坚定了我们在这里发展的信心。

整齐码放的喷浆玉米胚芽正等待装车。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田丽媛 摄

为助力企业发展,平凉除了用“真金白银”赋能产业稳发展,更聚焦产业链下游招大引强。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以平凉国维淀粉公司生产的玉米淀粉为“媒”,聚力打造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将陕西量维、河南新仰韶2个优质企业成功引进平凉,开发出生物胱氨酸、饲用酶制剂等高附加值产品,填补了甘肃空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实现了引进一个企业、带出一条产业链的集聚效应。(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生产的喷浆玉米胚芽正在装车,即将发往全国各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田丽媛 摄

相关文章

    美国务院宣布新一轮与伊朗相关的制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记者当地时间4月30日获悉,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对从事伊朗石油、石化贸易的实体实施新制裁。据悉,此次制裁针对七家从事伊朗石油和石化产品贸易的实体,以及两艘隶属于一家受制裁海事管理公司的船只。根据声明,其中五家实体的总部设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央视记者 许骁)

    韩松: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完全由人工智能创作的短剧|专家影评

    来源:【四川新闻网】川网传媒记者 杜沣韬 李丹 王梓菡 邱可欣 摄影报道4月30日,由抖音、四川新传媒集团、悟空传媒联合出品的《太阳坠落之时》正式与观众见面。此前,《太阳坠落之时》在北京举行看片会。会后,川网传媒记者专访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席韩松,他表示,在《太阳坠落之时》中,看到了AI技术在创作上

    家附近的社区食堂菜品总是老面孔?盼它越来越好的人们还有哪些建议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盛锐 杨云寒性价比高、口味不错,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食堂转型升级为社区食堂,相约去社区食堂吃饭,已经成为很多在杭老年人甚至年轻人的选择。不久前召开的杭州市老年助餐新政新闻发布会提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2300余家,村社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发布会还宣布,杭州

    王旭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来源:甘肃人大

    吵得睡不好觉!小区紧邻京藏高速,噪声扰民怎么破?

    “早年间车少,没觉得有什么噪声,可现在与以往大不相同了,车流昼夜不息,实在太吵。”曾经不存在的问题,随着时代变化逐渐显现,海淀区清林苑小区的居民如今正面临这样的困扰。小区坐落在京藏高速旁,道路与住宅均已建成20多年,建设时符合相关规范,并未特意采取隔音措施。可随着城市发展,车流量不断增加,噪声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