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月12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塑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4场)。介绍济宁市全面塑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田 野
市政府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
宋忠逵
市司法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
王雪尽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彭佐军
市交通运输局四级调研员
杜少玉
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

1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强化数字赋能和模式创新,“营商便利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整体水平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去年济宁市围绕群众、企业、政府3个主体,在全省首创“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紧盯直接影响办事便利度、生活感受度的“关键小事”“贴心实事”,实施了一批创新性、突破性、实效性改革举措,有关经验做法上升至省级层面,写入《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两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并出台了《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塑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对有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政策精神,充分发挥济宁市先发优势,近日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关于全面塑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的实施方案》,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勇争先”,聚焦“一个万亿、五个倍增”,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坚持系统性思维、整体式覆盖、全流程再造、数字化引领,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塑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二、重点任务
一是聚焦“民事无忧”,持续完善民生服务体系。立足个人生命全周期,围绕就业、就医、养老、消费等场景,推出10方面重点改革措施。比如,在救助服务方面,搭建残疾人就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强化助残就业帮扶,依托大数据推动用工企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高效对接。在就业服务方面,聚焦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需求,创新推行新就业群体服务“一类事”,探索就业信息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劳动权益法律咨询与援助、职业健康检查预约、公租房申请、职业资格办理等服务“打包办”。
二是聚焦“企事有解”,全面提升涉企服务水平。立足企业经营全链条,围绕准入、建设、用工、贸易等场景,推出10方面重点改革措施。比如,在跨境贸易方面,加强出海中小民营企业服务引导,进一步整合出海专业服务机构资源,组织开展“济宁优品 链通全球”百场重点展会。在优化港航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全面推广“一单制”“一箱制”多式联运,推动船舶运力和货物运输需求高效匹配,推行内河水运“一件事”,将船舶检验证书核发、船舶所有权登记等6个事项集成“一件事”。
三是聚焦“政事高效”,不断增强政务运转效能。立足政务运转全流程,围绕政务服务、政策兑现、执法检查、政企沟通等场景,推出10方面重点改革措施。比如,在“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方面,创新打造5个“一件事”、10个高频事项“易申快审”服务场景,实现智能问答由简单材料搜索向大模型思考分析生成输出转变、申报指引由人工辅助向智能导办转变、办件审核由人工比对向智能解析转变。在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方面,健全“1+3+6”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体系,打造涉企行政检查“一张网”,全面应用“鲁执法”监管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
三、组织保障
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打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建立工作台账,对民事、企事、政事共30个方面的重点改革措施逐一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以及完成时限,具有一定探索性的事项还专门明确了先行试点的县市区;优化政务服务组、优化营商环境组、12345热线服务组、推进综合监管组、推进政务公开组、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组、法治保障组等7个专题组分别组织推进各领域改革,结合实际动态完善改革举措;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主动作为、抓好落实,形成“1+7+N”协同合力。
下一步,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守正创新、攻坚克难,着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和群众解决一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动“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制度规范体系更加完备、服务品牌深入人心。
编辑:张墨盈
审核:冯雯雯、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