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商品声誉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8:37:00    

商品声誉罪是指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具体构成要件包括:

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商誉、扰乱竞争秩序的结果,但仍追求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商业信誉是指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的信用程度和名誉,包括社会公众对该经营者的资信状况、商业道德、技术水平、经济实力等方面的积极评价。商品声誉则是指企业投放市场的商品在质量、品牌、风格等方面的可信赖程度和知名度。

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这包括三个要素: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具备其他严重情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建议:

企业和个人应遵守商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避免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以免触犯法律。

相关文章

    深读|一名港妈的购物“双城记”

    4月28日,山姆“极速达”服务将在中山正式上线,这让香港居民凯晴喜出望外。几天前,带着孩子、拖着行李箱在深圳湾口岸排队过关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他们过关后先到福田山姆会员店采购,再转乘深中跨市公交返回中山父母家。这样有些周折的双城生活,将随着中山山姆会员店的新进展变得更加轻松。山姆“极速达”上线后,中山

    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 引鞍山市民热议

    近日,多家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将退款权力交由卖家。记者采访了解到,此举引起了不少市民和商家热议,除了消费者日后网购要更加谨慎外,对于平台商家来说却是一个保护自身权益的利好消息。所谓“仅退款”,是指消费者完成网购交易后,可直接选择退款而无需退货,通常适用于产品质量问题较大的情况,如商品破

    上交所:进一步健全科技金融服务生态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日,上交所举办商业航天产业沙龙,多家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未上市企业、创投机构、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现场参加。截至目前,上交所已连续4次组织未来产业主题沙龙,前三期主题分别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提升科创板支持未来产业发展能级,助力新型工业化和现

    合众人寿山西分公司开展声誉风险管理培训

    近日,合众人寿山西分公司举办2025年声誉风险管理培训会议,全省300余名业务及内勤伙伴通过现场形式参训。本次培训聚焦2024年山西省银行业保险业典型案例剖析,深入传达监管最新工作要求,为全年声誉风险防控工作夯实基础。培训中,分公司负责人系统梳理2024年山西省银行业保险业负面舆情类型,结合辖内金融

    透过3个经济指数看信心

    图①:4月11日,江西省赣州市一家家具制造企业的智能化生产线。朱海鹏摄(人民视觉)图②:4月10日,小朋友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一家超市选购商品。程泓淳摄(新华社发)图③:4月11日,在山东省烟台市的物流园里,吊车将货物装上铁路集装箱班列。孙文潭摄(影像中国)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等近日,中国制造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