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法制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2:38:35    

法制诗是指以法制为主题或主要内容的诗歌作品。这类诗歌通常旨在传达法制的意识、重要性以及法治精神,通过艺术的形式赞美和宣传法律,提升公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法制诗可以涵盖多个方面,如法制的意义、法律的教育、法律援助、法治社会的构建等。

法制意识

在祖国博大的土地上,燃起了熊熊的圣火。

从此会少很多因天真无知而被坏人践踏利用的悲剧,

会少很多因法制观念淡薄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

人间少了无数凄苦的血泪,世上多了无数开心的眼泪。

小学生法制教育

在学校,守纪律,学生守则要记牢;

学法规,守法纪,法制社会齐出力。

违反纪律要处置,触犯法律要处罚;

遵纪守法最光荣,违法乱纪最可耻。

法律援助

美丽的天使,我们与你同在,

你就像一颗永不坠落的星,虽然微弱,可以燎原。

你好比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航船永远向正义的方向前行。

你是动力所在,让我们不断为弱者呐喊,

你是法律援助工作“光荣的荆棘路”,我们一路披荆斩棘,却甘之如饴。

法制的象征

法制如伞,保护我们的安稳;

它是一杆长剑,斩断黑暗的牢笼;

它是天平,公正无私地衡量;

它是红线,守护我们的庄严,捍卫我们的权益。

法治精神

勿忘法制教化,不怕狼来黑夜,唤醒你心灵的力量;

勿忘法制日常,守护你家人和友人,让平安常伴左右;

法制如明珠,为我们拂去雾霾,照亮无限的未来;

让每个人都从法制中增添勇气和希望。

这些诗歌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形式,传达了法制的重要性和法治精神的价值,旨在引导人们树立法制观念,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相关文章

    河南渑池县法院:普法宣传“赶大集” 助力乡村振兴“零距离”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升群众法律意识与依法维权意识,进一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4月28日上午,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到仰韶镇韶华村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大集”法治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当天上午,干警志愿者们早早来到集市,悬挂起醒

    新华全媒+|以法治之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写在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之际

    新华社记者罗沙、高敬、魏弘毅2025年4月2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厅。5编、118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这份承载着护航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历史使命的重要法典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法典长卷启,青山入画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

    国家网信办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

    本报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金歆)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开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是首部国家部门层面发布的网络法治综合性年度报告,既是《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告的续篇,也是中国网络法治发展

    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破产审判新闻发布会

    4月25日上午,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2024年度破产审判新闻发布会,该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张永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继伟,审委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张献国出席发布会,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受邀参加发布会。发布会上,张永波通报了2024年全市两级法院破产审判基本工作情况

    双语顺口溜、板凳会话、情景剧……磨憨边检站这样守护国家安全

    掌上春城讯四月的勐润,木棉花开得正艳,迎着边陲小村红红的朝阳,一支身着民族服饰、佩戴红色绶带的队伍格外醒目。这支队伍是由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勐润分站的移民管理警察和辖区“银龄普法队”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法治宣传小组,在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他们走在一线用乡音传递法治强音,将国家安全意识的种子播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