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AMC公司的发展历程

中国信达成立于1999年4月,2010年6月完成股份制改革,2012年4月引进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UBS AG、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和渣打银行四家战略投资者。2013年12月12日,公司作为首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东方资产成立于1999年10月,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银行不良资产;2016年9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东方资产累计管理处置各类不良资产两万多亿元。

东方资产成立于1999年10月,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银行不良资产;2016年9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东方资产累计管理处置各类不良资产两万多亿元。

中国信达、中国东方和中国长城三大AMC的第一大股东均为财政部。

中国华融成立于1999年11月1日,2012年9月28日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0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早在2021年,亟需化解风险的中国华融通过420亿元引战增资,大股东由财政部易主中信集团(相关股权权益变动于2023年3月正式完成),管理层“大换血”。2024年1月25日,中国华融完成了公司名称及公司章程的变更登记/备案手续,并取得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26日,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正式挂牌,中国华融退出历史舞台。
四大AMC公司成立之初,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对应接收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今年年初,消息披露中国信达、中国东方和中国长城三大AMC将划入中投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主权财富基金,组建宗旨是实现国家外汇资金多元化投资,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
中国四大AMC初期主要经营方式:
在政策性阶段,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处置资产主要以清收现金为主,以追加投资、债转股为辅。
一是追偿债权,清收现金。根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要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根据《财政部关于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回收目标责任制的通知》,其考核责任目标之一是债权资产的现金回收率。为完成考核目标,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向债务人追偿、诉讼,并努力回收现金。
二是追加投资。为提升资产价值,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用现金资本金,对其收购的不良贷款、实物资产等追加必要投资,最终实现并提高现金回收率。
三是债转股。为支持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推动国企改革,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对国家拟定的580户国有企业进行债权转股权,实行相应的增资减债。后期的股权,根据股权性质和价值,分别采取股权转让、股权置换、大股东回购等方式。
四大AMC改革后资产经营方式:
在2007年以来的商业化转型发展阶段,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进一步丰富了资产经营方式。
一是债权出售。针对加速贬值的资产,将收购获得的不良资产以市场所认可的价格向第三方出售,包括拍卖、招标、竞标、协议转让等。根据资产的区位、行业、抵押物、担保等性质,将同类资产进行打包,实施打包出售。资产管理公司也可作为委托人,将收购的不良资产委托给合格的代理人实施委托处置,针对不同类别资产,又可以分为打包委托和单项委托,加快资产的处置效率。将收购的资产进行分类,对部分资产加快销售是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资产的常用做法。
二是债务重组。针对具有长期偿债能力的企业,通过调整资金规模、利率、期限、担保等要素,资产管理公司对目标企业实施债务重组。实际运作中,债务重组还包括债权重组、资产重组、债转股等多种方式。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债务重组一度成为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处置方式,是其利润来源的主要业务。
三是资产证券化。以资产证券化方式处置资产,在国内是比较新的处置方式。目前,华融、长城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通过发行ABS,实现了不良债权资产的证券化处置,但目前发行量较小。
四是组建专业平台公司。为提升不良资产的经营价值,四家AMC已经发展成为金融控股集团,充分运用多种金融手段经营不良资产。华融公司已经拥有银行、信托、租赁、证券、基金、期货6张金融牌照,长城公司也集齐银行、信托、租赁、保险、证券、基金6张金融牌照,东方公司也拥有保险、证券、信托、租赁等4张金融牌照,信达公司则拥有证券、基金、信托、租赁、保险等5张金融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