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9:21:00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长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医学体重管理中心,不少家长带孩子前来向医生咨询体重管理意见。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比例持续上升。超重肥胖,不仅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还可能带来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小胖墩”扎堆

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副主任宋福英一边翻看检查报告,一边耐心地向一位家长解释:“身高1.44米,体重63公斤,BMI指数超过30,孩子已处于肥胖范围,这对他的健康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这几年,小胖孩明显增多了。”山西省阳泉市体育运动学校射击教练员王韡告诉记者,如今,队里选拔队员时,十几个学生里,总有两三个胖胖的孩子。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立丰说,2023年,广东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约为20%;近3年来,虽然广东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有所下降,但是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总体改善的同时,超重肥胖问题日益突出。有研究预测,若该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小胖墩”增多是全球普遍现象。近期,英国《柳叶刀》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青少年儿童肥胖问题正在持续升级,预计到2050年,将有约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儿童面临超重或肥胖,数量将达约7.46亿。

宋福英说,超重肥胖儿童往往合并多种代谢紊乱问题,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在37.6%至64.5%,非酒精性脂肪肝达23%至77%,高脂血症、糖代谢异常、高血压的比例也不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更是占到了59%。

专家指出,根据研究,41%至80%的儿童肥胖可延续至成年,成年后患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同时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2025年3月15日,浙江省德清县洛舍镇卫生院儿童体重管理门诊正式运行。图为医护人员在登记儿童诊疗信息。 新华社发(谢尚国摄)

为何越来越胖?

“小胖墩”扎堆,潜藏不可忽视的健康危机。记者走访多地,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吃多动少。

“学习压力大,久坐时间长。”山西太原进山中学体育教师朱晓红观察发现,目前很多孩子在校运动量依然不足。

“孩子超重肥胖往往是总能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失衡导致的,不少肥胖儿童也会营养不良。”宋福英说,吃饭速度过快、吃太多零食、睡前吃过多食物等都是孩子们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

“胖了就不想动,越不想动就越胖,形成了恶性循环。”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黄鸿眉说。

——家庭影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李敏在门诊中看到,有些“小胖墩”来就诊,同来的父母看起来也是超重或肥胖的体型。

“体重跟基因、家庭生活习惯、健康管理意识都有关系。”李敏认为,家长的认知尤为关键。有的家庭平时的饮食习惯就是喜欢吃高盐高糖类食物;有的家长急于让孩子快速减重,采取节食等不当方式,导致孩子肌肉含量减少、营养不良。

——观念误区。

“受传统观念制约,有的家长还存在观念误区。”宋福英表示,一些家长依然有“要多吃、吃得好、越胖越健康”的理念,他们往往认为小孩肥胖没关系,长大了自然会瘦下来,殊不知饮食习惯一旦固定就很难改变。

有研究显示,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间,我国农村儿童肥胖检出率将超过城市地区。专家指出,传统观念和养育方式可能是农村儿童肥胖的重要诱因。

——环境因素。

“如今,各类零食层出不穷,宣传铺天盖地,诱导性很强。”黄鸿眉表示,孩子们往往会被形象可爱、味道可口的高糖、膨化食品所吸引。

此外,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和外卖、网购的普及,正在逐渐改变孩子们的作息习惯;生活变得更便捷的同时,也让青少年儿童更容易接触不健康饮食。

  2025年4月10日,广西柳州市潭中路第二小学学生们在大课间跳绳。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相关部门和各地出台系列举措

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广西近日发布的义务教育学校学生餐营养配餐指南提出,6至14岁中小学生餐平均每天提供的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结合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和身体活动水平科学配餐,确保平均每日食物供应量达到标准的要求。

学校对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防控至关重要。北京市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打造效果显著的体育课、大力开展学生班级联赛等八条举措,让校园体育充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山西省体育发展条例》要求,学校应当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

“需要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的健康饮食和家庭活动科普”“建议加大对食养指南等的解读力度”……记者在采访中收集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们的想法——大家期盼健康的体魄,但普遍缺乏科学运动和减肥相关知识、指导。

近期,多地医院开设了儿童减重门诊。首都儿科研究所精神心理科将为孩子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心理挑战;山西省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推出肥胖慢病管理,为孩子量身定制科学安全有效的减重方案……

“体重管理不仅涉及膳食和运动,更重要的是提升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黄鸿眉说,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协同配合,构建涵盖食品监管、教育评价、城市规划的系统体系,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出现超重肥胖问题,家长需要及早干预,少给孩子吃高盐高糖食品,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如果肥胖问题比较严重,可及时就医。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

    红棉“新”声上线!广州为“三车”司机送上健康护航大礼包

    4月29日上午,广州市红棉“新”声利益协调机制发布暨“三车”(网约车、出租车、货车)驾驶员健康关爱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市海心沙志愿服务主题公园举行。活动上,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发布“红棉‘新’声利益协调机制”,将建立协商共治、诉求表达、纠纷化解、权益保障、风险预警、全域友好等6项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广大

    科学减肥 健康生活,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开展体重管理年系列义诊活动

    新疆网讯(记者吴治杰 通讯员赵文华)4月28日,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在门诊医技楼一楼大厅举办“体重管理年”主题义诊活动,现场相关科室多位专家为市民进行免费医疗服务。据了解,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体重管理年系列义诊活动,由医院临床营养科牵头主办,内分泌科、中医科、普外科、健康体检中心、骨科、消化科、儿科、老

    “237能量碗”上市,赛百味如何改变“健康餐=不好吃”?

    从单纯“吃草”到膳食均衡,从盲目追求“低热量”到“按需所食”……在国家层面,“健康中国2030”战略“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推出;在消费者层面,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当前,以营养均衡、科学膳食、健康美味为亮点的健康餐饮品类再次迎来机遇。多家知名餐饮企业依靠强大的研发和供应链,不断在健康餐饮赛道开疆拓土。近

    大同市一医院开展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常伟)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多措并举积极开展以“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为主题的健康宣教系列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精心布置的展板和醒目的横幅,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大同市一医院副院长赵贵基出席活动。大同市一医院公共卫生科、护理部的医护人

    不粘锅出现这些情况千万别用,你知道吗丨有话聊

    不少人家里都有平底不粘锅,由于功能多样,使用方便,给很多人做饭带来了便利。然而不粘锅使用不当却可能破坏涂层,比如干烧,用尖锐的铁铲炒菜,洗锅时用铁刷等。不少不粘锅产品的涂层是特氟龙或聚四氟乙烯,这些脱落的涂层容易被人摄入体内,而有的材质的涂层则很难排出体外,会一直在人体内堆积,长此以往,对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