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发期刊,高校学者偷贩涉密敏感数据!国安部披露间谍案细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07:43:00    

近年来,部分境外机构和个人为攫取利益,对我经济、民生、科技等重要领域实施情报窃密活动,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与此同时,部分境内人员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为达到个人目的,违规将相关数据传输至境外,相关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境内某高校学者李某主动联络境外某非政府组织,以内部数据为筹码,意图换取在国外知名期刊发文机会、提升自身学术知名度。国家安全机关及时发现采取措施,消除了风险隐患,有力保障了国家秘密安全。

“各怀鬼胎”的学术合作

某高校青年学者李某通过校际交流活动结识了境外非政府组织学者K某。李某私下了解到,K某与部分国际知名期刊机构联系紧密,有特殊的刊文渠道。李某便萌生了与其合作撰写论文的念头,希望能借机在国际知名期刊刊文。这不仅有助于完成科研任务,还能在同事面前风光一下。李某随即通过电子邮件向K某详细介绍了自身情况,重点强调了自己在某校企合作项目中接触和掌握的数据资源,并表达了合作刊文的意愿。K某表示可以探讨合作,但希望李某重点搜集提供该校企合作公司掌握的部分数据。李某想到自己刊文的愿望将得以实现,便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别有用心”的数据搜集

李某在搜集数据时发现,K某所需数据属于涉密敏感数据,涉及我国某重要领域情况,且该公司数据管理严格,有明文规定禁止此类数据外流。李某将相关情况告诉了K某,但K某依旧坚持索要上述数据。为了自己所谓的学术成果,李某托关系将其学生张某派遣到该公司实习,并私下要求张某按照K某要求,违规搜集、分析该公司所掌握的敏感数据。国家安全机关掌握相关证据后,第一时间会同高校、企业阻止了李某、张某企图向境外传输涉密数据的行为,及时消除了泄密风险隐患。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规定,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数据属于国家核心数据,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任何组织、个人收集数据,应当采取合法、正当的方式,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

数据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维护数据安全需要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境外机构或个人窃取涉密敏感数据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女子合租房发现摄像头正对淋浴区”,警方通报

    8月16日,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发布警情通报:针对媒体报道的“女子合租房厕所发现摄像头正对淋浴区”一事,我局已于2025年8月8日接到报警并展开调查。经查,李某(男,29岁)在合租期间,购买小型摄像头安装在公共卫生间置物柜内偷拍女性租客。目前,李某已被我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男子出国陷香艳女郎陷阱签参谍协议,间谍围猎中国公民手段曝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间交流合作逐渐增多,我国公民出国境活动愈发频繁。当前,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高度关注我党政军机关、国防军工单位和科研院所出国境人员情况,想方设法打探情报、企图窃取我国家秘密,危害我国家安全。某重点单位组织一批人员出国交流考察,王某是团组成员之一,第一次出国的他,一切都是那么的

    粤澳数据跨境流动有了新突破!横琴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开启新篇章

    7月8日,“数字湾区·跨境互联”,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暨粤澳跨境数据流动创新峰会在横琴市民服务中心东裙楼116报告厅举行。会议聚焦粤澳数据跨境流动创新举措及国际数据跨境合作等议题,吸引了超过140名嘉宾参会,覆盖政府单位、行业研究机构及企业。峰会现场 受访者供图 本次峰会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推进数字贸

    甘肃:信用代证利企便民

    “去年11月份,我们公司计划发行企业债,按照以往办理流程,得安排多名工作人员到公安、法院、金融、税务等8个部门分别开具企业和董事、高管、监事人员无违法违规相关证明,需要好几天时间。去年通过信用中国(甘肃平凉)网站自行打印相关证明,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甘肃平凉市城投集团副总经理张琨感慨道。为深入推

    西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回应留学项目争议

    “西工大继续教育”微信公众号6月29日发布关于留学服务中心项目的情况说明。情况说明表示,近日,部分公众和媒体对西北工业大学开展的留学项目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西北工业大学开展的“1+3/2+2”留学项目、香港名校留学预备项目、继续教育学院新加坡1+2.5 SIM项目以及继续教育学院马来西亚留学1+3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