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54.8%家庭有强烈托育需求,实际入托率却未过半!原因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8:43:00    

三分之二的家庭有托育需求,而且54.8%的家庭托育需求较为强烈,但实际入托率不足半数。一边是亟待满足的托育刚需,一边是现实中的重重阻碍。数据背后,托育困局该如何破局?

近日,记者采访获悉,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调研团队耗时20个月,深入7000余户家庭和35家托育机构,挖掘托育背后的矛盾与困境。专家同时给出了关键建议,带你直击问题核心。

调研团队正在调查。

案例:

小宝宝送不送托育机构?

年轻妈妈陷入两难

晨光悄悄溜进屋子,一岁的宝宝在婴儿床里蹬着小腿,嘴里咿咿呀呀。小陈看着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

公司里,堆积如山的文件和接连不断的会议让小陈分身乏术,她满心期待能给宝宝更好的生活,可现实是陪伴宝宝的时间越来越少。于是,她萌生了把宝宝送去托育机构的想法,那里不仅能让宝宝得到悉心照护,还能习得一些本领。

但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老人时,家里瞬间炸开了锅。婆婆皱着眉头,语气坚决:“这么小的孩子送出去,你怎么舍得?我们当年带你们,再苦再累都没送出去。”

一边是蒸蒸日上的事业,一边是宝宝的成长,再加上老人的强烈反对,到底该如何抉择?这个年轻的妈妈陷入两难。

在托幼机构调查。

调查:

54.8%家庭存在强烈托育需求

实际入托不足半数

“54.8%的家庭存在强烈的托育需求,但实际入托率不足半数!”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调研团队的调研中,这组数据正体现了小陈等家庭的现状。

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实施,社会上对托育服务需求量急剧增长。但不少家庭面临“想托无处托”“有托不敢托”的难题。为了深入了解家庭无处托、不敢托的深层原因,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黄小灵教授带领学生团队,历时20个月,在长三角地区展开深入调研。

为确保调研结果真实可靠,团队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奠定理论基础,并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访谈结合方式,调研范围从宁波市扩展到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完成了对长三角地区7000余户家庭及25家托育机构托育服务需求意愿及选择偏好的实证调查。

“我们围绕托育服务购买者开展问卷设计,包括家有0-3岁幼儿在托的家长、家有0-3岁幼儿未托的但有意愿送托家长、家有0-3岁幼儿未托的但无意愿送托家长等开展调研,最终收到7031份有效答卷。”黄小灵介绍说。

调查结果显示,54.8%的家庭存在强烈托育需求,但实际入托率不足半数。以宁波为例,0-3岁婴幼儿托位需求约5.57万个,宁波托育机构1000余家、可供托位4.3万余个,但托位使用率只有七成左右,还有1万余托位空缺。

深入调查。

剖析:

为何家庭有入托需求却不去托?

“年轻父母有一半倾向把孩子送到托育机构来,还有一半是保持观望态度。但是80%的祖辈是不主张把孩子送过来的,她们更受传统观念左右,觉得宝宝还很嫩,送到托育机构是来吃苦,感觉这么做太狠心冷漠了。”江北区星海托育中心负责人姚丽亚从事幼教托育多年,她认为这是比较重要的原因。

“孩子一岁八个月了,想送托育机构提前适应集体生活,但家门口的民办机构收费太高,公办的又排不上队。”调研过程中,鄞州区双职工家庭妈妈王女士的一句话道出了长三角家庭的普遍困境。

这些情况的确存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团队调研发现,“家庭有入托需求却不去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区位与类型错配明显。63.42%的家庭希望选择“居住地附近的普惠托育点”,但实际供给以民办机构为主,公办资源稀缺,导致“有需求无处送”与“有托位无人用”并存。

二是家长需求与机构供给错位。从家长选择托育的影响因素来看,安全保障、照护服务质量、价格、方便性等至关重要。65%的家长关注照护服务的质量,33.13%重视安全保障,24.12%关注服务价格,22.57%则考虑接送是否便捷。

此外,在师资队伍、家园沟通、信息传递等方面,也是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

以师资队伍为例,69.72%家长最看重“保育人员专业性”。以照护服务质量为例,49.12%的家长看重“养育与照护质量”;以安全保障为例,84.33%看重“环境安全”。可现有托育服务则多侧重于基础托管,高质量照护服务供给不足。

调研显示,60.58%的家庭呼吁“降低托育价格”,但当前民办机构收费集中在2000-3000元/月,超出29.22%家庭的理想区间(1000-2000元/月)。“民办机构收费高,但公办托位少,低价民办的机构我们又不放心,我们只能选择高价机构,每月3000元抵得了我收入的1/3,家庭其他开支只能不断压缩。”杭州家长李先生坦言。

调研发现,家长对民办机构普遍信心不足。55.03%的家庭倾向选择公办机构,但当前民办机构占据市场主导,74.78%的家庭对民办托育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存疑。

此外,35%的家庭不清楚辖区托位信息,59.92%的家庭亟须权威渠道获取可靠服务指引,62.21%的家长仅将托育视为“入园过渡”,对高质量的托育照护能促进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认知还不足。

分析调研数据。

建议:

倡导社会多元参与

强化监管与专业建设

“托育服务,既是民生工程,更是信任工程。只有实现价格普惠、服务专业,让政策红利化为家长信任,才能让更多家庭放心托育。”黄小灵认为。

黄小灵调研团队在剖析数据,立足现实后,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专家建议要加强政策引导,倡导社会多元参与。新建小区按“千人口10个托位”配建,老旧社区改造或租赁补足托位,解决托育“就近难”;鼓励企事业单位、幼儿园办托班,推广“医育结合”“托幼一体化”;补贴向家庭倾斜,探索“家庭入托补助+机构降费”机制。

同时,要强化监管与专业建设,重塑家长信任。明确备案流程,建立动态评估与“黑名单”制度,严惩虐童;打造高品质托育服务队伍,严格保育员资格准入,高校开设托育专业培养人才;搭建服务平台,实时更新机构信息与评价。

专家建议,家庭扭转传统观念,推动科学入托理念。通过社区讲座、新媒体宣传早期教育价值,普及“托育≠托管”认知;打造星级托育机构,以优质服务消除家长顾虑。

与此同时,作为浙江省托育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正积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践。通过课程创新、校企联动、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推动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开设“医育结合”“托幼一体化”等特色课程,夯实学生专业基础;与5家托育机构共建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与服务指导;组织师生面向社会开展托育知识普及与咨询服务,累计惠及5000余家庭。

甬派客户端记者 李臻

编辑 诸辰

相关文章

    钛媒体科股早知道:“政策支持+需求逐渐释放”该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

    必读要闻一:工信部发文称加快汽车芯片标准制修订据媒体报道,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加快汽车芯片标准制修订。加快汽车芯片环境及可靠性通用规范、信息安全、一致性检验等标准制定,完善汽车芯片基础评价方法。推动安全芯片、电动汽车用功率驱动芯片等标准发布实施,完成智能座舱计算芯片、卫星定位芯片

    发债,创投机构募资新思路?

    近日,发债为创投基金募资的消息不断,发债主体多为国资,民营创投机构较少,发债搞创投,这会是激活创投圈的新思路吗?2025年4月15日,上海国投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了总额50亿元、期限15年、利率2.1%的科技创新公司债,这是全国首单用于支持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的科技创新债

    我国新一代“太空快递员” 计划今年首飞

    据央视新闻消息,4月27日至5月5日,2025年“中国航天日”科普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对公众开放。我国新一代“太空快递员”,轻舟货运飞船首次公开展出。网友:小飞船变“太空快递小哥”,航天员也能点外卖了。轻舟货运飞船长什么样?轻舟货运飞船,个头小、重量轻,重量约5吨。目前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

    德州工行普惠贷款突破70亿元 以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

    大众网记者 张振楠 通讯员 宋开峰 德州报道2025年以来,工行德州分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任务,压实责任担当,以实干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3月末,该行普惠贷款余额突破70亿元大关,较年初新增近12亿元,余额、增量均居同业

    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明白纸

    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明白纸依据《张家口市保障性住房统筹建设并轨运行实施细则》张住建字〔2013〕334号、《2018年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方案》(张经管办发[2018]52号)文件内容,我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及流程如下:一、申请条件或标准1、城镇低收入家庭(含最低收入家庭)、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申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