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龙腾巴蜀·非遗传承”铜梁龙灯龙舞走进校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9:46: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潇

3月20日下午,巴蜀中学黄花园校区礼堂内锣鼓铿锵、金龙翻腾,一场以“龙腾巴蜀·非遗传承”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铜梁龙灯龙舞的千年技艺与青春校园碰撞出绚丽火花,为师生与家长呈现了一场传统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记者 杨潇 摄

下午3时,巴蜀舞团以原创舞蹈《祥》拉开活动序幕。演员们翩然起舞,衣袂翻飞间似有祥云环绕,台下,师生专注地围观。“太震撼了!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传统龙舞,像在看活的历史。”学生代表余星剑感叹道。

活动中,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向巴蜀中学授予“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牌匾,标志着该校正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美育传承示范阵地。随后,校方向铜梁龙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颁发校外指导教师证书,并为积极参与非遗实践的学生、家长授予“非遗传承先锋”证书。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正在手把手教授龙珠制作技艺。记者 杨潇 摄

高潮环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廷炎老师指导众人带来压轴表演《龙腾盛世》。长龙在鼓点中昂首摆尾,时而“穿云破雾”,时而“盘柱戏珠”,宛如真龙临世。观众席掌声雷动,不少家长举起手机记录这“龙飞校园”的场景。

启动仪式后,“彩扎龙珠”亲子工坊吸引众多家庭参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把手教授龙珠制作技艺;礼堂内,龙文化研究专家、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龙灯龙舞委员会主任、市民协副主席宗和云讲座《与龙共舞·复兴中华》深入解读龙文化的精神内核。据悉,即日起至5月17日,校区艺术楼还将举办铜梁龙灯龙舞非遗作品展,百余件龙灯、彩扎、绘画作品集中展示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的融合。

相关文章

    雨来了,下班早点回家 !重庆这28个地区将有强降水

    第1眼TV-华龙网讯(李舒 实习生 刘湘婷)7月23日16时20分,重庆市气象台发布“未来2小时强降水警报”,预计7月23日16:20-18:20,江北、两江新区、渝北、北碚、巴南、潼南、合川、大足、铜梁、璧山、荣昌、永川、长寿、丰都、忠县、梁平等16个地区小时雨强将达30-50毫米,渝中、沙坪坝、

    城南龙灯:传承创新中舞出新天地

    凤箫鼓吹,连绵不绝,月色之下,龙舞长夜。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表演形式,每逢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很多地方都会有舞龙灯的习俗。在南昌万寿宫非遗匠心馆城南龙灯的工作室里,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南龙灯代表性传承人史克滨正专心致志地扎制一个龙头。在他身后的展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龙灯。在传承

    【活力中国调研行】一支毛笔“写”出产业大文章

    晏殊故里,进贤文笔。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也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毛笔之乡,这里因笔而兴、因笔而名,毛笔制作技艺延续1600多年。“我对于毛笔制作最初的印象,就是大人们每天坐在工作台旁日复一日重复做同一件事情,自己就会好奇地去学习一些简单的工序,慢慢地自己也就学会了。”1998年

    茶香花韵里藏着就业密码?这场培训把“爱好”变成“饭碗”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熊志芳)近日,武昌区珞珈山街道开展“花韵茶香·技能筑梦”劳动就业培训,以花艺与茶艺技能为纽带,架起居民从“职场赋能”到“美好生活”的桥梁,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就业场景深度融合,助力劳动者在服务业升级中把握职业发展主动权。活动现场。 通讯员供图茶艺培训采用“技艺+场景”双

    打开古人的衣柜是怎样的一次体验?

    来源:【中国文物报】一袭霓裳传千年,华服锦绣焕新章。传统服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丝绸博物馆的职责和使命。今年5月,中国丝绸博物馆锦绣广场的汉服市集人潮涌动,汉服之夜门票线上预约上线后秒光,配套展览“不负古人不负卿——从《长安的荔枝》影视服饰设计说起”引来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