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何超 王文琦)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十四五”湖北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麻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要求,麻城市审计局创新推出“青蓝结对导师制”培养模式,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新时代审计铁军。近日,麻城市审计局举行“青蓝结对”签约仪式,首批师徒现场签订培养责任书,标志着人才培养工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三级培养体系构建人才成长阶梯
根据规划,麻城市审计局创新建立“基础型-骨干型-领军型”三级培养体系,其中“青蓝结对”作为基础型培养的核心举措,采取“1名导师带1名学员或1名导师带2名学员”的梯队培养模式。选拔具有丰富审计实务经验的业务骨干担任导师,与青年审计人员结成培养对子,通过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重点提升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在签约仪式现场,由办公室负责人与两名新入职干部组成的“师徒三人行”格外引人注目,展现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性互动机制,为构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审计铁军做出贡献。
“双螺旋”培养机制实现政治业务双提升
麻城市审计局将“红心铸魂”与“蓝盾强技”有机结合,在结对培养中实施“双螺旋”提升计划。政治能力方面,要求师徒共同参与“审计大讲堂”学习、联合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教学;业务能力方面,建立“项目共担、成果共享”机制,根据不同人才培养方式实施分层培养计划;实践能力方面,做到“三个一”实践机制,同时实施“双跨”锻炼计划,真正做到让每对“青蓝组合”都成为党的政策宣传队、审计业务攻坚队。
数字化赋能推动传统师带徒转型升级
为适应审计现代化需求,麻城市审计局在传统“传帮带”基础上注入数字化新内涵。创新培训模式,组建由大数据审计骨干组成的“数字导师团”,开设SQL语言、Python分析等“审计数智化”研修班,整体提高全员数据化审计应用及普及水平;创新帮助模式,通过建立SQL、Python等数据工具审计模拟攻坚小组,让每位小组成员都可以更好地了解大数据功能;创新参与模式,在每年度开展一到两次的数字化审计应用模型竞赛,提高成员参与感,提高学习效率,让每一位审计人员都可以成为数字时代的“审计尖兵”,而不是仅停留于传统审计。

麻城市审计局还将延伸“青蓝结对”内涵,计划在乡村振兴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等专项领域组建攻坚团队,确保到2028年实现100%骨干取得中高级审计师,及大数据审计认证;培养省级优秀主审2-3名;实施审计项目效率提升25%,重大风险识别率提高30%;形成《涉农政策及资金审计指引》、开发建设项目审计实操模型2个的培养目标,为麻城市“挺进百强”战略提供坚实审计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