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工伤申请为什么这么难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8 13:21:31    

工伤认定难申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劳动关系认定复杂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可能涉及多种复杂形式,如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等,需要细致梳理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用人单位可能不规范用工,劳动者缺乏保留证据的意识,导致劳动关系难以认定。

工伤赔偿主体确定困难

非法用工主体大量存在,这些主体不具备用人资质,但以用人单位名义招用农民工,给工伤认定带来难题。

劳动者法制观念淡薄,可能选择私了、拖延或忍气吞声,延误工伤认定时机。

证据收集困难

工伤事故发生后,现场可能被破坏,证人难以找到,劳动者难以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受伤与工作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

劳动者手中通常没有劳动合同,搜集证据时需要用人单位和同事的配合,增加了难度。

法律程序繁琐

从申请工伤认定到最终作出认定决定,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程序,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和规定,导致工伤认定过程漫长。

法律法规滞后

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认定与不认定工伤的情形过于原则、笼统,无法完全概括工伤的内涵和外延,增加了劳动部门的工伤认定难度和自由裁量权。

用人单位不配合

部分用人单位为了减少成本,可能故意拖延或拒绝提供相关证据,甚至否认工伤事实,增加了工伤认定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综上所述,工伤认定难申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劳动关系认定、工伤赔偿主体确定、证据收集、法律程序繁琐以及法律法规滞后等多个因素。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提高工伤认定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

相关文章

    职场 “最后一公里” 如何优雅谢幕?西城区法院发布法律指南

    在人生的职场赛道上,临近退休的劳动者本应满怀期待地迎接人生新篇章。然而,现实中,调岗降薪、社保断缴、工龄争议等问题,却成为在他们与退休生活之间的阻碍。4月29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西城区法院召开“涉临退休人员劳动争议案件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用专业的法律解读,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搭建起平稳过渡的桥梁

    北京地铁,永远欢迎沾着泥巴的普通劳动者!

    “跟要饭的似的,弄一身灰在这挤呗”“谁穿这么脏到这挤来”“中国有句话叫笑破不笑补” ……近日,一段北京地铁5号线乘客频繁辱骂临座乘客的视频流传网络,引发网友愤怒。据北京公交警方4月19日通报,违法行为人赵某峰(男,61岁)因座位问题,与临座两名乘客产生纠纷,期间多次辱骂乘客,扰乱乘车秩序,后被其他乘

    山东省现代工装赋能新时代劳动者主题活动即将在威海启幕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1日讯 中国制造业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一件件工装见证着劳动者的奋斗足迹,也悄然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时代密码”。从蓝粗布工装到融入智能科技的功能性服装,工装的演变不仅是服装工艺的革新,更是亿万劳动者用双手书写的奋斗史诗。为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现代工装对劳动

    宁夏总工会 让驿站的灯光照亮每一位奋斗者的路

    清晨6点,贺兰山的风依旧清冽,宁夏银川市的天色尚未破晓。环卫工人吴新爱已经结束了两个多小时的清扫工作,她笑着说:“肚子饿了,嗓子也干,但只要看到驿站的灯亮着,心里就踏实了。”早晨7点,骑手刘鲁阳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街头,开始了一天的配送工作。他的储物箱里放着一张被翻旧了的“宁夏工会职工驿站分布图”,上面

    最新公布!江苏最低工资标准

    4月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5年4月1日)数据显示月最低工资标准方面上海最高为2690元居全国首位江苏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490元第一档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4元数据显示,目前有21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100元及以上,有8个省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