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剧痛!留学生在澳洲7天寻医无果,到武汉72小时成功获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6:58:00    

"飞机着陆时我已经疼得直不起腰

但心里知道到家了。"

22岁留学生小卜的这句话

揭开了一场

惊心动魄的跨国医疗救援


在澳洲历经7天辗转3家医院未确诊的剧烈腹痛,最终在中国医生手中上演72小时"诊断-手术-康复"的生命奇迹。这面"着手成春解难症"的锦旗背后,藏着每个人都该知道的救命常识。

7日澳洲寻医无果

72小时中国极速救治

悉尼深夜的急诊室里,止痛针剂在留学生小卜身上逐渐失效。过去一周,从右下腹蔓延到腰背的绞痛已让三家医院束手无策。超声、CT轮番上阵,结论却始终在"疑似阑尾炎"和"妇科急症"间摇摆。当疼痛突破止痛药防线时,小卜做出关键决定——飞越重洋,回国求医。


下飞机后,小卜直奔武汉市汉口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主任张征接诊后,经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及立即安排相应的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病情,和妇产科、超声影像科、消化内科、胸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后,最终考虑输卵管扭转,不完全性肠梗阻,胸膜炎,盆腔粘连等多重因素导致,经完善相关术前准备,排除手术禁忌症,迅速安排手术治疗,术后康复出院。


卜女士感慨道:“从下飞机到手术结束只用了 72 小时,是祖国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医疗技术已与全球接轨,更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文化。在与时间赛跑抢救生命的过程中,本土化医疗形成的 “高效闭环”,正不断创造着生命奇迹。

医生实用建议

张征主任特别指出,

  • 腹痛是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涉及消化、泌尿、生殖、心血管等多个系统。
  • 一旦出现急腹症预警征象,如板状腹、休克、腹膜刺激征、肠鸣音消失等情况,必须紧急处理,因为这往往预示着病情危急。
  • 同时,对于老年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因其痛觉较为迟钝,即便腹痛症状较轻,也可能已处于危重病情,在诊断过程中需格外注意,避免漏诊。
  • 当患者初诊病因不明时,医生要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腹痛变化,通过重复查体及辅助检查,抽丝剥茧找出病因。

在预防方面,张征主任给出实用建议,

  • 保持饮食规律,杜绝暴饮暴食、过量饮酒
  • 患有胆石症、溃疡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引发腹痛。
  • 此外,育龄女性出现腹痛症状,需常规排查妊娠相关疾病,以免延误诊断。
  • 若腹痛持续加重,或伴有高热、呕血、意识改变等症状,患者应立即就医。
  • 通过系统评估病因并及时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融媒体记者:游玉婷

通讯员:陈园园 颜凯 魏琦

编辑:汤璇 吕艳丽

相关文章

    樊希安新作《候鸟故事集》评介会在京举办

    本网讯 (记者尹琨)8月17日,椰影摇曳下的别样风情——樊希安新作《候鸟故事集》评介会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举办。作为手握韬奋出版奖的资深编审,樊希安的职业生涯始终与文字和生活紧密相连。从三联书店的书案到海南的椰林海岸,他以出版家的敏锐视角和作家的细腻笔触,历时数年扎根澄迈、陵水的候鸟聚集地,将目光投向

    今日出伏!高温持续、温差拉大,这五件事不宜做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在经历30天的三伏天后今天(8月19日)终于出伏啦!虽说最热的三伏天结束了但别高兴得太早从出伏到秋分的这段时间仍然暗藏“凶险”“秋老虎”发威、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在这种忽冷忽热的刺激下,不仅容易出现感冒和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呼吸系统症状,还可能诱发脑梗、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

    长图丨致敬“齐鲁时代楷模”张军桥:他用生命搭建援外之桥

    立秋后,换季健康指南来了

    近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中山街道上海花园小区,防疫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杀蚊虫作业。刘贵雄摄(人民视觉)  立秋时节,暑热未消,早晚却已悄然透出丝丝凉意。如何开启健康的秋季生活?养生保健该做哪些准备?多位专家就此给公众支招。  热凉交替,心脑血管拉响警报  “立秋不代表酷暑结束,8月到9月之间有一个‘秋老

    永医科普丨鼻肠管:神经外科患者生命补给线的“精准改道”

    53岁的韩阿姨,因丘脑出血术后行气管切开术,术后予以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然而,在启动喂养后的3天内,患者出现频繁呕吐、呛咳以及大量胃内容物返流。这不仅意味着宝贵的营养物质无法被吸收,更可怕的是每一次呛咳都可能让食物误入脆弱的气道,引发致命的吸入性肺炎。医师诊断是她的胃动力障碍所致——胃这个“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