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高温天如何识别和预防热射病?
7月19日电(记者侠克)近日,新一轮高温天气袭来,气温“炎”值再度飙升。作为最严重的中暑类型,热射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征。如何识别和预防,听听专家怎么说。 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关岚介绍,热射病医学上称为“重症中暑”,是因暴露于热环境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体温大于4
-
科普丨手腕“闹脾气” 急救妙招得知道
【来源:东方网】手腕可以说是人体最活跃的关节之一,每天有数千次的旋转、弯曲和承重动作。从敲击键盘到举杯饮水,从拧门把手到托举重物。然而这个由8块腕骨、多条韧带和肌腱组成的精密结构,由于频繁使用、姿势不当或意外伤害,时常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僵硬或活动受限等问题,仿佛是在向我们“闹脾气”。面对这些手腕
-
怎么解决面包发霉
如果发现面包发霉,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停止食用:一旦发现面包发霉,应立即停止食用,避免继续摄入可能含有有害细菌或毒素的食物。催吐:如果刚吃下发霉的面包且食用量较少,可以尝试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催吐方法包括按压舌根引发呕吐反射等,但需注意,催吐可能会引起不适,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因此最好在尝试前咨询
-
立秋后,换季健康指南来了
近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中山街道上海花园小区,防疫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杀蚊虫作业。刘贵雄摄(人民视觉) 立秋时节,暑热未消,早晚却已悄然透出丝丝凉意。如何开启健康的秋季生活?养生保健该做哪些准备?多位专家就此给公众支招。 热凉交替,心脑血管拉响警报 “立秋不代表酷暑结束,8月到9月之间有一个‘秋老
-
手抖、动作变慢、肢体僵硬……警惕!可能是帕金森病
生活中,许多人出现过手抖或者身体其他部位不由自主微微颤抖的情况,人们往往并不在意,其实颤抖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疾病。危险的“抖”疾病:小脑萎缩、脑卒中、脑瘤症状:这类疾病常表现为意向性震颤,也就是肢体在越接近目标物体的时候,震颤幅度越大。此外,还常伴随言语不清、眼球震颤、动作不协调等症状。难缠的“
-
3月诺如病毒仍在流行,如何预防?牢记这五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常昭瑞介绍,3月诺如病毒仍在流行,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直接接触吐泻物、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环境或物体表面以及摄
-
今日出伏!高温持续、温差拉大,这五件事不宜做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在经历30天的三伏天后今天(8月19日)终于出伏啦!虽说最热的三伏天结束了但别高兴得太早从出伏到秋分的这段时间仍然暗藏“凶险”“秋老虎”发威、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在这种忽冷忽热的刺激下,不仅容易出现感冒和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呼吸系统症状,还可能诱发脑梗、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
-
知名主持人,自曝曾患精神疾病
4月12日,主持人齐思钧在直播中首次公开自己在2022年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引发热议。齐思钧称自己服用了一年的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同时进行了为期大概两年半的心理咨询。他表示:“一切都过去了,我经历过来了,一切都在向好。现在是以一种非常轻松的态度讲述这件事。”齐思钧称希望大家不要过于紧张,一起正确看
-
脑部起搏器靶点定位至亚毫米,抖动的帕金森患者被按下“静止键”
“别人都说帕金森病手术要给脑子动刀,劝我考虑考虑,我说人民医院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可以定位到亚毫米级,又精准又安全。你看我现在是不是比以前好多了!”近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功能神经科应用“人体全身超高场5.0T磁共振成像仪”为一例帕金森病患者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手术将靶点定
-
男子尝一口“芋头”,住4天院!这“山芋”不能接
近日,深圳市民石先生在山坡散步时,被一株植物吸引,晶莹的水珠挂在叶尖上像极了观音净瓶里的甘露。石先生以为这是一株芋头,看它长得水灵,便将其根茎摘下尝了一口。没想到20分钟后,他的喉咙像被千万根钢针穿刺,呼吸如刀割,还出现呕吐、腹痛,被紧急送到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抢救。光明区人民医院的接诊医生发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