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碳水吃太多?美科学家发现高血脂背后“元凶”:两个年龄段最可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1 13:56:00    

碳水化合物,被誉为“人体营养金字塔的塔基”,是与蛋白质、脂肪并列的人类三大供能营养素之一。

一份出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调查报告揭示:碳水化合物无声渗入人们的每一餐——米饭、面包、面条、薯片、可乐……而健康成年人每天所需要的能量中,60%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

过去,碳水是人类在饥荒中得以续命的“恩物”,而如今在工业流水线的催生下,却成了摧毁人类健康的最狡黠“毒药”。

前不久,美科学家在一项健康与营养的横断面研究中,首次惊讶发现: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与高脂血症风险增加有关。殊不知,高血脂是威胁当代人健康的“隐形杀手”,单我国就有4亿人中招。

据美方项目负责人透露,这项研究共纳入6791名20至49岁中青年女士,平均年龄为34.87岁。

尤其20至29岁、30至39岁两个年龄段的女士,若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会更容易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同时,更有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影响血脂水平调节。

这项颠覆性研究一经公开,瞬间在民间炸了锅,“过午不食,老祖宗精选,诚不我欺”。与此同时,对于深陷高血脂“深渊”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医学期刊《柳叶刀》最新警告,目前全球高血脂患者人数高达15亿,因其可衍生20种恶疾,每年致死人数逼近2000万。而我国更是高血脂高发区,成年人患病率为41.7%,领跑全球。

面对“病从口入”的现实,不少有钱人反其道而行之,将遏制高血脂的重心下放在了血管养护层面。而他们的“进攻之矛”,就是出自日本百年生物企原知因(株)实验室的新型溶脂溶栓成果“顺-血清”。

现实中,将血管内沉积的脂肪或斑块消弭于无形,过去人们靠滥用汀类药物来“破局”,同时必须忍受肝损、肾损的代价。

不过,随着上述“溶脂溶栓”技术走红京D、T猫跨境平台,这一困境正加速消解。据悉,顺-血清在两大线上渠道618预售期就突破了3500瓶,其中35-65岁中老年群体的回头购买比例达75%,而他们中的不少患者评价“血管弹性大幅改善”、“体检时甘油三酯真降了”、“手脚麻木缓解不少”。

搜索店铺详情页发现,顺-血清核心成分羟基酪醇、HMPA、铬、三七皂苷,早已被东京大学、麻省理工、梅奥诊所等顶级实验室验证可调节甘油三酯、胆固醇,清理血管垃圾,抑制代谢垃圾吸收。上海互联网高管刘先生分享,“头晕耳鸣吞两粒,体检指标真降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京都大学科学家发现,每日补充23mg HMPA可显著减少高BMI人群的腹部脂肪面积,这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相关。

“天气寒冷心血管高危期,吞两粒比保温杯里泡枸杞管用。”来自北京的金融从业者屠经理坦言。

不过,面对单套四位数的价格门槛,并非每个人都如刘先生、屠经理这般财大气粗。反而这背后蕴藏的美妙“钱景”,愈加激发了人类科学家们的科研热情:既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热量百分比,与高脂血症风险呈正相关”,那何不从限制热量摄入破局呢?

好在,以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团队,抢先从国外顶级名校的围剿中成功突围。

在实验中,中方科研人员安排轻断食组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进食,其余时间禁食,结果发现轻断食组中96%的参与者减轻了2%-4%的体重(脂肪),同时他们的肠道菌群趋于年轻化。

简言之,通过“饿肚子”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减少了脂肪堆积,进而降低高血脂风险。“尽管体感不如顺血清明快,但对普通高血脂患者而言,仍不失为一种良策”,京都大学早川荣治教授坦言。

碳水化合物,是人类生命的基石,但如今成为资本操纵食欲的匕首,精准刺向现代人的健康命门。重新夺回身体主权,将高血脂关进“上帝牢笼”,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上甘岭”呢?

相关文章

    肚子太大,到底该怎么减?

    为什么有的人看似体重正常、四肢纤细,肚子却不小,体检甚至查出脂肪肝?相比看得见、摸得着的皮下脂肪,深藏于腹腔的内脏脂肪低调且顽固,想要减掉,更要下苦功夫。今天,一起学习通过运动科学减脂。01内脏脂肪到底有多难减?相比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内脏脂肪更难减。在减肥导致的机体营养不足情况下,细胞会优先将营

    热度加码 南昌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报道:出门吹的风都是热的!最近大家出门是不是都是遇到“熟”人。7月4日,江西天气热力加码,闷热全天候连轴转!南昌今明两天最高气温将达到39℃。晴热持续高温不断升级,7月3日,南昌市疾控中心(市卫健执法局)、南昌市气象台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7月4日8时至9

    “老掉牙”是病!如何守护老年人牙健康?

    口腔健康是衡量“银发一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按全口28颗牙计算,我国65岁至74岁老年人平均缺失5.5颗,全口无牙比例达4.5%,牙列完整者不足20%。怎样告别“老掉牙”?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之际,专家针对一些认知误区,提出科学管理口腔健康的建议。1掉牙并非“老来病”“过去以为人老了掉牙是自然现象,

    “EYE·爱行动”师生关爱计划迎来新进展!岳阳首批60份资料完成提交,补助金拨付启动

    通讯员 余倩截至6月18日,“EYE·爱行动——点亮光明未来”师生关爱计划项目迎来重要进展,岳阳首批60份关爱计划表已顺利完成搜集,相关资料正在提交拨付流程中。该项目由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联合岳阳市教育基金会发起,致力于为岳阳地区师生的眼健康构筑坚实保障。岳阳爱尔眼科医院在收到申请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

    龙岗:让健康科普成为文明必修课

    走进深圳市龙岗区“‘救’为生命”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余雪涛正带领团队为居民演示心肺复苏的动作要领。这是该工作室开展的众多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活动之一,也是龙岗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将健康知识转化为救命技能的生动实践。健康,是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石,也是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在龙岗,健康科普不再仅仅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