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头条##泗水##泗水县#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伏羲与女娲创世神话
1. 华胥履迹生伏羲
传说华胥氏(泗水华村人)在雷泽湖畔(今泗水泉林镇)踩中雷神脚印而孕,生下伏羲、女娲兄妹。两人鱼身人首,后经历洪水灭世,藏身葫芦逃生。为延续人类,兄妹通过“烟火相合”“石磨重合”“绕树追逐”等天意考验成婚,繁衍后代。女娲因此制定“族外婚”制度,避免近亲结合。
2. 雷泽湖与伏羲起源
古雷泽湖(今贺庄水库区域)是伏羲父族雷泽部落的活动地。《水经注》记载雷泽“漏则数夕倾竭”,其声如雷,成为泗水十景之一“雷泽秋声”。考古学者王献唐考证,泗水为伏羲文化的发源地。
二、卞庄子刺虎与“坐山观虎斗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卞庄子(又名卞严子)见两虎争食相斗,听从馆竖子建议静待其两败俱伤后刺死双虎,留下“坐山观虎斗”典故。孔子赞其勇,后人为纪念他,在泗水泉林镇修建**卞桥**,桥栏浮雕“卞庄刺虎”场景。此桥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唐代石拱桥之一,桥身刻有金代重修铭文。
三、神农(炎帝)与泗水历山
1. 神农出生考据
清代学者王子襄《泗志钩沉》考证,第一世神农氏(炎帝)生于泗水历山(今泉林镇历山庄村),其父少典氏封地涵盖泗水、曲阜一带。历山周边发现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印证上古农耕文明起源。
2. 大庭氏与居龙国
泗水东南的居龙山(今龙湾套水库区域)传为神农部落分支居龙氏的活动中心,与曲阜“大庭氏之库”相呼应,佐证神农氏族在泗水的活动轨迹。
四、舜帝躬耕传说
1. 舜耕历山
舜年轻时在泗水历山(泉林镇东)耕作,调解田界纠纷,后人建舜帝庙纪念。此处与雷泽湖、泗河共同构成《墨子》《孟子》中记载的舜“耕历山,渔雷泽”历史场景。
2. 娥皇女英台
历山旁留有娥皇、女英(舜妻)的遗迹,传为二妃望夫处,反映舜与泗水的密切关联。
五、孔子手植银杏树
泗水安山寺内有一株树龄2500余年的银杏树,传为孔子暮年亲手所植。据传孔子在泉林教授弟子时,因弟子误射银杏,树负伤逃至安山,孔子追至此处重新栽种。树旁碑刻“孔子手植树”,民间流传“七搂八拃一媳妇”故事,形容其粗壮。
六、唐代名将尉迟恭传奇
1. 尉迟恭拴马古槐
泗张镇王家口村千年古槐传为尉迟恭解救唐王李世民时拴马处,树干留有马蹄印洞。此树后被神化,村民奉为“三皇姑化身”,形成“双榆护槐”“谷槐抱柏”奇景。
2. 监造卞桥
卞桥拱顶刻有“敬德监造”字样,相传尉迟恭主持重修此桥,现存桥体为金代遗构,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七、红石崖的龙血传说
泗水故县村红石崖土壤赤红粘稠,传因龙王奉玉帝命翻覆汶阳城惩治恶人,龙子钻地时血染泥土。幸存的百姓重建村庄,得名“故县”,红石崖成为血色土地的象征。
八、三皇姑与泉林起源
春秋卞国三皇姑拒婚出家,逃亡时以马鞭划地成泉,形成泉林“名泉七十二,小泉多如毛”的奇观。她在圣公山、香山修行成仙,被尊为千手千眼佛,香山留存“望娘石”“脱壳洞”等遗迹。
九、华胥文化与华夏起源
泗水华村水库淹没区为古华胥国遗址,华胥氏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母。“华夏”一词音转自“华胥”,佐证泗水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伏羲、女娲、神农等传说均与此地紧密关联。
十、康熙、乾隆巡泗轶事
清代康熙、乾隆多次巡幸泗水,建泉林行宫,赋诗赞颂泗河风光。乾隆御笔“圣人之道,川流敦化”刻碑留存,反映泗水在儒家文化中的地位。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