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3月诺如病毒仍在流行,如何预防?牢记这五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15:30:00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常昭瑞介绍,3月诺如病毒仍在流行,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直接接触吐泻物、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环境或物体表面以及摄入含有诺如病毒的气溶胶等。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一是勤洗手,在餐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和外出回家后,做好手部清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手20秒。

二是注意饮食安全,不喝生水,食用蔬菜和水果时要洗净,烹饪加工食品时要做到生熟分开,确保食物特别是贝类等海产品煮熟煮透,外出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

三是做好居室的日常清洁和通风,确保厨房和餐具清洁,及时处理垃圾。

四是规范消毒,家庭成员出现胃肠炎症状时,应对其排泄物和呕吐物进行规范处理,并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污染的物品和表面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对门把手、马桶按钮和卫生间等接触频繁易被病毒污染的部位和区域定时进行消毒。

五是感染后尽量居家休息,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

特殊岗位从业人员,如厨师、育婴员及外卖快递员等尽量不要带病上岗。学校幼儿园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疫情的高发场所,应落实好日常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落实因病缺勤追踪和疫情报告,确保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定期对环境进行清洁消毒,规范处理呕吐物,并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诺如病毒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相关文章

    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已达51.2% 这样吃才营养健康→

    5月17日到23日是第十一个全民营养周。根据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体重控制常见误区等,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核心信息,倡导公众增加三类食品摄入。增加蔬菜水果 全谷物和水产品摄入核心信息倡导: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每天摄入新鲜蔬菜至少300克,深色蔬菜占一半

    最新!昆明发布2025年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

    雨季来临,野生菌即将进入繁殖生长和销售旺季。5月21日,昆明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发布《昆明市2025年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详情如下:昆明市2025年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普及野生菌中毒防控知识,防范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昆明市政府

    剧痛!留学生在澳洲7天寻医无果,到武汉72小时成功获救

    "飞机着陆时我已经疼得直不起腰但心里知道到家了。"22岁留学生小卜的这句话揭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跨国医疗救援在澳洲历经7天辗转3家医院未确诊的剧烈腹痛,最终在中国医生手中上演72小时"诊断-手术-康复"的生命奇迹。这面"着手成春解难症"的锦旗背后,藏着每个人都该知道的救命常识。7日澳洲寻医无果72小时

    连吃5天!一男子把自己吃进医院!正大量上市,竟是这些人的雷区

    初夏时节,豌豆新鲜上市,鲜甜软糯的口感让不少人大快朵颐。宁波61岁的陆先生却因连吃5天“豌豆宴”,痛进了医院。一天两碗,痛风发作关节“长石头”,代价惨痛家住鄞州的陆先生在自家小院种了一片豌豆。5月份正值大量上市,他干脆顿顿“豌豆当家”——每天两大碗,一连吃了5天。起初只是脚趾隐隐作痛,他翻出常备的止

    病死率高达20%!“五一”出游谨防蜱虫叮咬,预防指南来了

    近日南京一位老人去野外钓鱼5天后突发高热、呕吐、腹泻就医后被确诊为蜱虫叮咬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且已发生肝损伤和心肌损伤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大别班达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以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