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手抖、动作变慢、肢体僵硬……警惕!可能是帕金森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0:47:00    

生活中,许多人出现过手抖或者身体其他部位不由自主微微颤抖的情况,人们往往并不在意,其实颤抖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疾病。

危险的“抖”

疾病:小脑萎缩、脑卒中、脑瘤

症状:这类疾病常表现为意向性震颤,也就是肢体在越接近目标物体的时候,震颤幅度越大。此外,还常伴随言语不清、眼球震颤、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难缠的“抖”

疾病: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

症状:

· 帕金森病:出现静止性震颤,即患者在安静状态或全身肌肉放松时震颤明显,手指常呈现搓丸样动作。此外还常有动作变慢、肢体僵硬、晚期容易摔倒等症状。

· 特发性震颤:主要表现为震颤,症状单一,病情发展较慢。

需要警惕的“抖”

疾病:甲亢、低血糖、电解质紊乱、肌张力障碍

症状:

· 甲亢:双手同时出现细微震颤、心慌、脾气暴躁、吃得多但体重下降、失眠。

· 低血糖:细微震颤、心慌、出虚汗、视物模糊。

· 电解质紊乱:细微震颤、疲劳乏力、恶心呕吐、心律失常。

· 肌张力障碍:身体的一些部位出现不自主的抽动或摆动、姿势异常。

帕金森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 有害物质暴露:长期接触一些重金属、农药等,可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

· 外伤:头部外伤可能损伤脑部神经,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病概率。

· 便秘:便秘是帕金森病患者中较为多见的一种并发状况。

· 男性:男性的帕金森病患病率略高于女性。

·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可对神经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

预防帕金森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 适量多吃一些富含叶酸的食物,比如绿叶蔬菜、豆类等。

· 咖啡和茶中含有的咖啡因、茶碱等成分,可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适量饮用有助于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

· 坚持运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进行适当运动有助于延缓病症的发展。

来源: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

相关文章

    病死率高达20%!“五一”出游谨防蜱虫叮咬,预防指南来了

    近日南京一位老人去野外钓鱼5天后突发高热、呕吐、腹泻就医后被确诊为蜱虫叮咬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且已发生肝损伤和心肌损伤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大别班达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以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

    不同年龄段的体检重点,你了解吗?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身体有着不同的变化,体检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合理的体检项目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健康隐患,为身体保驾护航。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不同年龄段的体检关注点。10 - 16 岁的青少年青少年时期,身体快速发育,视力、听力发育情况不容忽视。除了常规的体格检查,如身高、体重、血压、脉搏,还应增加视

    永医科普丨走进营养科非药物减重门诊,收获满满健康分

    肥胖症是病,必须治疗肥胖症是一种非传染性、慢性、易复发、进行性的疾病状态,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癌症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科学合理的医学营养减重成为非药物治疗慢病的基础治疗,营养科从以下几步保障减重各环节的科学性及可行性:第一步:分清真胖与假胖●我国成人BMI(体重指数)判定标

    男子尝一口“芋头”,住4天院!这“山芋”不能接

    近日,深圳市民石先生在山坡散步时,被一株植物吸引,晶莹的水珠挂在叶尖上像极了观音净瓶里的甘露。石先生以为这是一株芋头,看它长得水灵,便将其根茎摘下尝了一口。没想到20分钟后,他的喉咙像被千万根钢针穿刺,呼吸如刀割,还出现呕吐、腹痛,被紧急送到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抢救。光明区人民医院的接诊医生发现,石

    两个甲状腺疾病联盟同步成立,将构建国家级甲状腺疾病数据中心

    4月11日至12日,粤港澳甲状腺疾病大会暨松山湖甲状腺疾病诊疗新进展研习班在东莞松山湖举行。会上,中国甲状腺疾病数智联合体、广东医科大学甲状腺疾病诊治协作联盟同步揭牌。中国甲状腺疾病数智联合体以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水平为核心,将通过加强成员单位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技术交流、人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