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群众需求“点”出来 供销服务送上门——长治市“流动供销”打通山村服务“最后一公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1:04:00    

6月27日一早,晨雾未散,盘山公路上传来一阵熟悉的引擎声。沁县杨安乡许庄村村民王大娘快步走向村口,远远望见那辆印着“流动供销进山村”字样的白色货车,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出笑容:“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这辆货车载着化肥、种子、日用品,更载着许多偏远山村的希望。  

  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留守老人面临“买难”“卖难”双重困境:去趟镇上路途遥远,购买生活用品和农具十分不便;自家种的玉米、小米滞销家中,眼看着丰收年景却换不来实打实的收入。这些看似琐碎的民生难题,折射出山区公共服务体系的短板。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供销社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长治市供销社业务科科长陈浩说,“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群众反映最突出的是购物难问题,有的村距离乡镇集市十几公里,老人买袋盐都要走半天路。”经过反复研究,2025年春,“流动供销进山村”服务活动应运而生。  

  每周,各村联络员通过微信群、村广播收集村民需求,形成“需求清单”;供销社统筹农资企业、商超供应链,生成“配送清单”;志愿服务队和社属企业专业配送车队规划最优路线,确保物资准时送达。  

  “群众点单、供销派单、车队送单”的模式,让长治市供销社服务队做到了精准配送。在春耕备耕期间,沁县杨安乡农民们对铁锹锄头等农具需求激增,供销社紧急调货,第二天就把农具送到了农民手中;在潞城区微子镇,服务队结合当地特色农业种植情况,专门准备了优质种子和有机肥,受到村民热烈欢迎。  

  流动的不仅是物资,更是贴心的服务。  

  长治市供销社服务队既是送货员,也是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服务队在发放化肥的同时,现场还为村民讲解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把手教村民使用新开发的“长治数字化供销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能让村民手机下单购买商品,还能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实现“双向流通”。  

  “多亏供销社搭建平台,我家的梅杏卖出了好价钱。”武乡县梅杏种植户老李高兴地说。日前,武乡县梅杏喜获丰收,优质果品大量上市,市供销社第一时间指导市金鑫瓜果批发市场助销武乡梅杏。  

  设立武乡梅杏专属交易区,对前来销售的农户及合作社,实施管理费、摊位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快检部门加强品质抽检频次与力度,确保走向消费者的每一颗梅杏都符合“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准。策划专场直播,展示实时行情和产地图文影像,精准传递武乡梅杏独特价值,带动市场摊位客流显著增长。在供销社的帮助下,市场日均销售梅杏1.2万斤,日均销售额达7万余元。 

  数字技术的赋能,让服务半径不断延伸。自流动供销服务开展以来,供销服务车已经走过了36个村庄,累计服务群众近万人次。这场始于群众需求、成于创新实践的服务变革,不仅解决了山区群众的实际困难,更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未来,长治市供销社将继续完善服务体系,扩大服务范围,让更多山区群众享受到便利,将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张岩

相关文章

    昭通成功应对8月21日至22日强降雨,未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险情

    8月20日晚,昭通召开全市防汛调度会议,对8月21日至24日新一轮强降雨进行调度安排。8月21日7时至22日7时,昭通市9个县(市、区)40多个乡镇普降暴雨和大雨,共出现大暴雨1站,暴雨36站,大雨93站、中雨115站、小雨75站。出现短时强降水(小时雨量20毫米以上)53站次,最大小时雨强57.5

    漯河市郾城区龙塔街道:开展“扫黄打非·消防排查”行动 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王书杰为营造健康向上、安全有序的社区环境,近日,龙塔街道组织海河路社区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开展“扫黄打非”与消防安全排查行动,以“细致查、用心讲”为抓手,全力守护群众精神文化安全与居住安全。在“扫黄打非”环节,针对书店、文具店、打印店及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工作人员逐户走

    遵义乡村医生黄雅礼,四十年“医”路守护!

    四十年前,黄雅礼踩过汇川区芝麻镇竹元村的泥泞小道,木药箱里面只有一个听诊器和几盒药片;如今,他走在硬化的水泥路上,医疗箱里的血压计、血糖仪和药品等排得整齐。路硬了,药全了,可他走向乡亲的脚步,还像当年那样急切。把心种在乡野间黄雅礼的行医梦,藏在儿时跟着父亲出诊的记忆里。“我家世代行医,父亲是村里的赤

    三亚给公共健身器材维修建立“三色”电子台账并配上报修二维码

    “扫码报修后,几天就换上了新器材,小孩子玩得可开心了。”近日,家住三亚同心家园五期的李阿姨发现湖心岛公园里损坏的儿童摇摇乐已经焕然一新。更让她满意的是,维修完成后收到了短信提醒:“您报修的湖心岛游乐设施已修好。”短信还附上了维修人员的联系电话。这一便民举措的快速落地,是三亚市旅文局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

    答好五问促增收丨从“颜值”到“价值”——红河美丽乡村的“双向奔赴”

    崭新的民居掩映在绿树繁花间整洁的石板路串联起错落有致的院落田间稻浪翻滚与山间云海交织成画…………走进红河的美丽乡村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近年来,红河州通过规划引领、绿美经济等创新实践,不仅让昔日“藏在深闺”的乡村焕发新颜,还让“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从“环境美”到“产业兴”,从“生态优”到“百